一、编制背景
中山路片区是中外交融并蓄、开放包容的历史文化街区,也是厦门重要商圈。近年来,厦门中山路先后获评“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商务部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和“福建省文旅厅第三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2021年7月,思明区政府发布《中山路片区业态导则》以来,中山路片区业态品质有效提升。为融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文旅商高质量发展,指导中山路片区业态升级,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厦门市商业空间布局和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要求,在上一轮业态导则实施成效评估、现状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并发布本业态导则,引导构建与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相适应的商业空间体系。
二、目标任务
(一)适应新形势、新目标,构建匹配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体发展目标的空间体系。
(二)引导各类商业文化空间健康有序发展,保障高水平规划、高水平服务。强化“高端的商业地标、时尚的消费场景、最具厦门特色的城市文化窗口”的定位,深度挖掘彰显厦门文化,展现百年骑楼的深厚底蕴;培育辐射服范围广、体验度高的国际性消费集聚区,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吸引力、影响力。
(三)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文化底蕴,重点培育特色品牌、体验经济、文化娱乐、夜间经济等功能。
(四)聚焦重要节点,制定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分期实施计划。
三、适用范围
规划范围:东至新华路、故宫路,东南至镇海路、西南至鹭江道岸线、北至厦禾路。总面积1.5平方公里。
核心范围:中山路主街,长度1.2公里。
四、主要内容
(一)总体定位
以打造国际性时尚历史街区为目标,围绕“高端的商业地标、时尚的消费场景、最具厦门特色的城市文化窗口”三大主体推动片区转型升级。
(二)分区定位
塑造一条核心消费轴,展示首发经济、旗舰店;一条休闲乐活街,串联特色产品与文化体验;一条文旅消费带,打造鹭江记忆时光岸线;划分五大功能区域,分别为高雅生活体验地、新颖业态策源地、时尚潮流引领地、厦韵文化特色地、旅游休闲目的地;打造14条商旅文融合的特色街巷。
五、分区设计目的
(一)强化多样性文化
通过中山路各区块商贸文化、骑楼文化、海洋文化、闽台文化、欧陆文化、现代艺术等内涵提炼与应用,展示厦门包容的多样性文化。
(二)消费需求全覆盖
可划分为基础消费区、特色消费区、中高端消费区,以满足不同消费需要。
(三)明晰品牌、产业发展路径
全生命周期发展塑造:打造适合自然发展、时尚品牌孵化成长、品牌提升展示到高端品牌引导的多层次本土及国际化品牌发展展示平台,为厦门孵化品牌、留住品牌。
(四)塑造文化目的地
活化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资源,展现厦门文化,老厦门的记忆在历史文化街区能见人见物见生活:依托“文化目的地”进行串联,将中山路集聚的客流引导延伸至后街背巷,盘活街区,凸显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魅力。
六、关键词诠释
1. 跨界艺术空间:指将不同领域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戏剧、设计等)与商业、文化、休闲等空间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场所。它打破了传统艺术空间的边界,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多元的艺术体验和消费场景。
2. 首发经济:在特定区域内对新产品、新服务、新品牌等进行首次发布、首展、首销等活动形成的经济形态,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消费升级,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和影响力。
3. 城市文创伴手礼:以城市文化为核心,融入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艺术设计等元素的礼品,既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商品,也是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
4. 社交型娱乐体验店:以社交为核心,提供娱乐体验服务的门店,如密室逃脱、剧本杀、VR 体验馆等,满足消费者社交和娱乐的需求,增强区域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5. 日咖夜吧:一种兼具咖啡吧和酒吧功能的场所,白天提供咖啡、简餐等,满足人们休闲、办公、社交的需求;夜晚则转变为酒吧,提供酒类饮品和特色小吃,营造轻松、愉悦的夜生活氛围。
6. 二次元:源于日本,早期指二维的平面动画、漫画、游戏等作品,现泛指以这些作品为代表的亚文化。二次元文化包含独特的角色形象、故事情节、价值观等,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相关的动漫周边、游戏产品、cosplay等形成了独特的消费市场。
7. 社群共创多元零售空间:由社区居民或特定社群共同参与创建和运营的多元零售空间,集合多种零售业态,体现社群的共同需求和创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8. 她经济:也称女性经济,指围绕女性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济形态。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的提升,女性在消费市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她经济涉及美妆、服饰、餐饮、旅游、教育等多个领域,呈现出个性化、品质化、情感化的消费特点。
联系人:陈女士 联系方式:15683181436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i厦门微信
闽政通APP
思明快报微信
厦门思明微博
网上办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