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公告 > 工作动态
百日行动丨思明交警交通安全整治有新招
  来源:思明快报 时间:2022-04-09 16:13

通过“网格融合”将交通安全宣传延伸到社区“最小一单元”;用七个“必问”促进多部门联动,推动共建共治;部署26个整治点,严查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防范大货车盲区危害,试点“右转弯盲区警示带”……

 

在近期的“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百日行动”

思明交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

不断亮出“新招”

这些新招直击难点

有效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交安宣传创新“网格融合”

网格交警与社区网格员协同宣教,将交通安全宣传延伸到“最小一单元”。


▲在社区网格员的协助下,网格交警的交安宣教工作事半功倍。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常态化道路交通安全宣教活动,思明交警创新推出“网格融合”举措,建立网格交警与社区网格员协同宣教机制,将交通安全宣传延伸到网格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最小一单元”。在社区网格员的协助下,网格交警及时摸清辖区交通安全的短板弱项,通过业主群、社区宣传栏、公共活动中心等阵地,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社区交通安全宣传。3月份以来,思明交警大队6个交警中队24名网格民警,与10个街道98名网格员建立起挂钩联络机制。

同时,通过和社区网格员的密切接触,交警的网格警力也收集到更多交通问题点,并在社区网格员的帮助下,快速、精准地解决。不久前厦大西村外一条小路因电动车随意停放而造成交通堵塞,育秀东路部分路段护栏缺失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就是网格民警和社区网格员联手解决的。针对辖区老年人多、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的情况,梧村、开元、嘉莲、莲前等中队的网格民警们会同各社区网格员,开展了专门面向老年人的宣教活动。

查酒醉驾创新七个“必问”

通过抄告处罚、联合约谈等多部门共建共治,严查酒醉驾违法。

针对涉酒违法的查处,思明交警多措并举。一方面,民警现场查获涉嫌酒醉驾的机动车驾驶人时,会询问其饮酒场所、时间、行驶路线、驾驶资质、车辆及车主情况、同饮人情况、涉酒场所劝阻情况等(“七必问”)。七个“必问”的背后是推动构建多部门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对2时至8时违法嫌疑人在娱乐场所饮酒的,通过交警支队抄送至文旅部门,对娱乐场所超时限营业落实后续处罚;发现涉酒场所未对酒后驾驶机动车行为进行劝阻的情况,定期组织警力联合区道安办、文旅等相关部门对涉酒场所进行约谈

另一方面,思明交警结合辖区实际,加大巡查密度和检查力度,在重点路段和路口设岗查处,紧盯夜间20时至24时、凌晨0时至3时等酒后驾驶易发的重点时段,形成对酒驾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

与此同时,思明交警还把“拒绝酒驾”宣传贯穿于执法管理的各个环节,常态化到涉酒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宣传,鼓励群众举报酒醉驾,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整治电动车创新“四个重点”

部署26个整治点,科学调整勤务模式,严格查处电动自行车违法。

为了有效降低电动自行车违法率,思明交警组织专门力量,围绕交通违法行为多发点位,在辖区主次干道的重要路口部署了26个整治点,围绕四个“重点”科学调整勤务模式:以电动自行车违法为重点整治对象,以辖区严管路段为重点整治路段,以午间、晚间高峰期为重点整治时段,突出治理电动自行车违反规定载人、违反信号灯、在机动车道内侧行驶、逆向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通过强化路面巡逻、提高管事率,思明交警严格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确保辖区道路交通秩序畅通。

“组合拳”

消除大货车盲区隐患

近期,不少市民发现湖滨东路湖光路口及鹭江道禾祥西二路路口的路面上多了一个红色弯月形图案(如下图),这是思明交警试点推出的“右转弯盲区警示带”,警示大货车驾驶员经过此路口时应注意“内轮差”危害,同时也提醒非机动车和行人遇到大货车要注意避让,与大货车转弯侧保持一定的横向距离,从而减少大货车因“内轮差”和“盲区”引发的交通事故,提升道路安全系数。


“右转弯盲区警示带”只是思明交警“组合拳”中的一部分。他们还全面排查辖区注册企业及常在辖区运行的重型货车、重型挂车、大型危化品运输车,推动12家企业311部货车安装使用货车右侧盲区视频监控,尽量消除大货车右侧盲区的交通安全隐患。


蜀黍希望通过各类举措

全方位提升道路交通安全

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也请大家和蜀黍一起行动起来

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共同营造

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

道路交通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 i厦门微信

  • 闽政通APP

  • 思明快报微信

  • 厦门思明微博

  • 网上办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