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1104-02-00-2025-301 成文时间 2025-08-13
发布机构 思明区教育局 文 号
标 题: 思明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3069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思明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3069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有效性:
思明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3069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8-29 17:31
字号: 打印: 分享:

傅勇、王焰、陈惠娟委员:

  《关于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建议》(第20253069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思明区教育局对提案谈及的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问题高度重视,与委员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提案人的主旨意图,将需求和期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教育一科、德育科协同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认真调研,通过座谈会、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形成如下回复。

  二、措施与成效

  (一)强化管理效能,提升科学教育“引领力”

  近年来,思明区聚焦科学教育,以数智赋能科学教育变革,强化管理效能、整合科创资源,强化育人体系“引领力”,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走实走深。一是持续健全工作机制。在厦门市教育局和思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将“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工程”纳入《思明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成立思明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区属学校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由思明区教育局牵头,多部门协同推进的科学教育工作机制。二是持续深化过程管理。率先全市制定《中小学科学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聘请在厦科研院所等各行各业优秀科技工作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全面参与学校中长期科学教育规划制定,实现科学副校长全覆盖。首创科学副校长进校园“五个一”工程(指导参与签约学校一次科普活动、进行一次宣讲活动、参与一次科学教研、指导参与一次实验室建设、具体指导一份学生科技成果),惠及学生7万人次。三是持续推进高位引领。高规格召开全区科学教育大会,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郑兰荪为思明区科学教育总顾问,发布思明区新时代科学教育“九个一”举措(成立思明区科学教育发展基金、成立思明区首批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基地、成立一批科学教育实验校、成立一批科技教育创新工作站、成立思明区中小学科学“青年教师成长共生体”、推出思明区科普大观园、推出思明区科普大讲堂系列课程、成立一批少年科学院、启动“云端科学角”),确立思明科学教育“引领力”工程内核。

  (二)整合科创资源,加大综合改革“支撑力”

  近年来,思明区融合推进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区、福建省首批智慧教育试点区建设工作,以数字教育驱动教学转型,引领全区科学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投身教育理论研究,进而带动全区教师探索人工智能支撑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

  同时,思明区教育局会同多部门协同推进,深化顶层设计,深入构建以活动为载体、探究实践为核心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大科学教育”框架。区属各校开设课后科技社团508个,切实提高趣味性和普及性。每年思明区开展“思创杯”中小学创新挑战赛,科技“亲子挑战项目”(创新大赛、综合模型竞赛、创客大赛),发挥家庭教育主动性,合理提高家庭教育的作用。开展“走近·走进科学家”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在项目研究中,在真实实践探索历程中与科学家与青少年手拉手、面对面对话,零距离学习更好地领悟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弘扬科学家的精神品质。

  (三)激发探索活力,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力”

  近年来,思明区教育局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集美大学理学院共五个高校学院签约,建立5个大中小一体化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校集群。同时,制定《思明区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基地活动制度》,鼓励各高校通过开放研学资源、开放科普研学基地及部分实验项目、开展科普讲座、指导校本课程建设、参与联合教研等方式,全方位助力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形成“无缝衔接”的拔尖科技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思明区教育局现已推出科普大观园手绘地图,涵盖厦门园林植物园、厦门科技馆、厦门市天文气象馆等54个科普教育基地。每个场馆每年对青少年实行至少20天的免费开放或优惠时间,还开放一定数量的免费预约参观名额。全区年均开展科学研学活动300余场次。联动科普教育基地打造科普大讲堂,通过专家入校、学生研学等形式,带领学生走进生态文明、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思明区教育局将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的质量管理和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具体计划如下:

  (一)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潜质学生发现和跟踪体系,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指导。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科学教育项目研究,探索早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定期举办科技赛事和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锻炼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二)优化科普阵地与提升服务效能

  整合和优化区内外科普资源,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提高科普阵地的利用率和实效性。加强与社区、企业和科技场馆的合作,拓展科普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升科普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持续推动科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为科学教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广和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许华娟

  联 系 人:林祺

  联系电话:13806034235

  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

  2025年8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手机浏览

    视频解读
    文字解读
    访谈解读
    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

    重要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