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端丽委员:
您在区政协八届一次、二次会议上分别提出的《关于留住沙坡尾疍民文化并与旅游融合的建议》(第1006号)、《关于强化沙坡尾片区文化旅游功能的建议》(第1013号)为沙坡尾的改造提升提供了诸多启发和帮助,几年来,沙坡尾片区在改造提升过程中始终结合您的意见建议。现将持续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背景
您提出意见建议后,街道针对相关意见,积极会同思明区发改局、思明区旅游局、思明区文体局、思明控股集团等相关单位多次进行分析探讨。自沙坡尾片区启动第一轮有机更新以来,厦港街道就积极以文化领航、街区自治、产业多元“三驾马车”为抓手推动改造,有效助力片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化领航方面,建设完成2个展示馆、3处景观小品,综合修缮利用16艘老渔船;定期举办系列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与马来西亚联合将“送王船”项目申报世界非遗,传承保护沙坡尾历史文化元素。街区自治方面,组建沙坡尾参与式治理工作坊,搭建平台引导居民、商家、游客多方融入,常态化开展“一日馆长”“公益学堂”和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共护文化生态,共建文化公益文明街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一家人在沙坡尾滞留一个月,沙坡尾社区和街坊邻居友爱互助,帮其渡过难关,“邻里守望”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的点赞和广泛好评。产业升级方面,整合辖内文创企业资源,举办系列文创活动;酝酿业态保护清单,发展和保护老字号;优化片区旅游配套,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引进“海峡百艺计划”,扩大“沙坡尾影视拍摄地”聚焦效应,形成“文化+旅游+影视”多元产业格局。在第一轮有机更新基础上,沙坡尾片区整体社会影响力大为提升,众多文青纷纷前来创业、网红不断入驻、创意打卡点不断呈现,金砖厦门会晤期间,沙坡尾还被中外媒体盛赞成“一座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的活态博物馆”。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关于“对原有上岸的渔船进行维修改造,有序恢复避风坞内船只,适度开发体验旅游,让疍民精神能够持续恢复传承下去”的建议。
避风坞渔船退出、渔民上岸转岗转产后,为留住沙坡尾乡愁记忆,避风坞保留了47艘渔船,并由鼓浪屿旅游集团进行修缮、综合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先后修缮回归了两批次16艘(其余受莫兰帝台风影响,已破烂不堪,2019年经报请区政府研究,已按“以料抵工”的方式对渔船进行拆解),因渔船拆除了动力,一直以来,避风坞内渔船均作为静态的观赏,由鼓浪屿旅游集团聘请保安和渔民,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同时,依托聘请的渔民,结合沙坡尾活态展示馆,不定期向公众作渔业记忆的展示,以传播、展示和传承疍民文化、海洋文化、渔业文化和手作文化。今年4月份,思明区政府已明确避风坞所保留的船只待明确片区开发主体后,交由开发主体进行运营管理,目前,已成立厦港(沙坡尾)片区改造提升指挥部,由市委黄文辉秘书长、市政府孟芊副市长担任总指挥,指挥部正在就片区开发主体事宜进行研究,
待开发主体明确之后,避风坞所保留的渔船将交由相关主体,结合避风坞周边岸线的规划,开发体验旅游,将沙坡尾打造成“很厦门”“老厦门”,具有“市井烟火味”的渔港文化街区。
(二)关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由国有企业牵头,引进有资质的民营企业共同经营”的建议。
2019年9月,市规委会议明确片区改造提升涉及的国有资产原则上由一家国企统筹开发运营和管理,确保规划得到更好实施,实现片区开发运营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指挥部自成立以来,就如何打造“最厦门”沙坡尾等问题,积极寻求学习借鉴国内老城区改造提升成功经典案例,力求通过强企强商推动片区改造成全国“有机更新”的典范,截至目前,已先后对接上海纺织、华人文化、万科集团、厦门国贸等多家企业,具体的开发主体、开发建设和运营机制尚未明确。
(三)关于“市、区两级政府应加强对沙坡尾片区旅游开发的论证和规划”的建议。
2020年,沙坡尾片区纳入“岛内大提升”战略部署,邀请了同济大学规划院对片区进行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并于4月20日通过市规委会议研究。7月份,厦港(沙坡尾)片区改造提升指挥部成立后,指挥部内设的规划和建设部着手推动片区概念性规划方案的深化设计,深化后的方案突出了渔港文化体验街区、滨海艺术广场和文创青年街区的打造,塑造了一动一静两条滨水旅游体验线路。下一步,待深化方案呈报研究明确后,将由开发主体推动实施,打造渔港文化街区,助力我市建设高素质高颜值、国际化现代化的美丽厦门。
(四)关于“将沙坡尾片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经营,树立‘大旅游’观念,实现片区整体营销”的建议。
今年成立的片区改造提升指挥部为市级指挥部,区域规划范围从第一轮有机更新的8万余平方米扩展至以避风坞为中心的周边21万平方米区域,包括:沙坡尾西片区、大学路历史街区、避风坞、闽电和海峡成功大厦地块。近期先行实施避风坞外侧占地约6万平方米的片区(即沙坡尾西片区,如下图)改造提升。下一步,片区将由开发主体进行统一开发、建设和运营,确保实现片区整体营销。
(五)关于“深入挖掘沙坡尾片区的文化底蕴,继续支持和扶持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疍民文化、王船文化项目,不断丰富沙坡尾海港文化内涵”的建议。
厦港街道一直重视沙坡尾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持续引导片区商家开展以“渔港文化”为主线的系列文化活动,近年来,辖内共开设公益学堂课程14节,开展“文化年历”活动6场。在“送王船”非物质文化民俗活动保护方面,积极配合做好中马联合申报世遗的相关工作,并将“送王船”的保护融入片区改造提升规划。下一步,将结合“送王船”“送水灯”“做十六岁成年礼”等民俗文化活动,汇聚渔港文化、海洋文化、创意文化达人和手作艺人,引进创新创意和文化艺术市集,推动文化交流,不断丰富沙坡尾海港文化内涵。
感谢您对沙坡尾改造提升工作的支持,希望您继续为沙坡尾的发展出谋划策,共同为我市建设两高两化厦门贡献力量。
领导署名:尤宇川
联 系 人:苏华明
联系电话:0592-2196696
厦港街道办事处
2020年10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