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前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一、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发展平稳向好。2023年,街道财政收入37.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1.5%,其中建安投资增长13.7%;1—11月规模以上租赁和其他商务服务业营收54.40亿元,增长82.9%,规上旅行社和文体娱乐业营收18.9亿元,增长63.4%;限额以上住宿业完成营业额12.40亿元,增长39.1%;限额以上餐饮业完成营业额2.05亿元,增长37.7%。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街道持续完善党工委委员挂钩企业机制,持续跟进重点企业,挖掘优质企业。招商引资全年落地项目196个,新增入库129个项目,投资总额192.38亿元,引进建发供应链物流、平潭红道新能源、宁德系基金等企业项目26个,招商引资实绩竞赛排名思明区第四。
  征地拆迁拓展空间。坚持片区开发、项目带动双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在片区开发强度、项目投资力度、项目落地速度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厝山地块收储出让,推动东坪山一体规划设计建设,何厝、岭兜、泥窟石村安商房及公建配套项目建设深入推进,2023P08地块、厦门国际商务核心区A1地块招、拍、挂、建环环相扣。何厝岭兜片区、开元创新社区(泥窟石村片区)、国际商务核心区(大唐片区)、东山东坪山片区等四大片区共计生成项目居住用地、商务用地、酒店项目9个,总投资505亿元,当年度固投154亿元、建安18.27亿元。2023年街道辖内累计完成房屋征收面积2.38万平方米、清退建筑面积6.32万平方米、拆除面积4.68万平、征地面积约31.74亩,实施用地补偿201.46亩。
  二、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民生事业温暖民心。2023年,莲前街道发放低保、特困等各类社会救助对象补助10057人次1315.21万元。打造“童心护未”联盟,构建“区、街、居”三级联动关爱保护体系,对332位困境儿童进行风险评定,入户130位困境儿童家中筛查,开展心理咨询等活动110场次,为上千名未成年人提供心灵帮扶、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弘扬和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开展“近邻·思民”专项行动入户走访453715户,其中处级干部入户284户;开展“近邻茶话会”恳谈活动754场,覆盖小区网格共122个,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437条,解决问题1363个。推动后进小区及常态化综合治理小区治理工作,制定小区治理任务清单25份,推动解决问题398个。挖掘小区架空层等闲置空间资源,精心打造前埔南、万景、岭兜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
  社会治理精细有序。2023年,莲前街道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辖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0.3%。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91件,调处率达99%;12345便民热线、人民网等平台接收群众诉求4554件,开门接访87批次236人次,进门约访83批次90人次,登门走访8批次,成功化解2件信访积案,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用好“以奖代补”政策,支持物业小区、开放式小区改、扩建垃圾投放点,配齐垃圾桶、洗桶池、灭蚊灯、监控等基础设施,把垃圾屋建成“暖民心工程”,建成垃圾屋121座,垃圾亭81个,点位提升率达54.6%。
  城区管理完善优化。2023年,莲前街道采用集中轮训、分级培训的方式对262名支部书记、6577名党员进行全覆盖培训。聚焦近邻党建、小区治理、片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民心所向、发展所需的问题,累计开展50次“一线”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4份,现场研究解决问题21个。开展“奋楫勇争先‘莲’心齐向前”实践活动,更新“机构职责思维导图”,梳理职责清单133份。开办“莲前花开”社区治理学苑,针对社区主官、两委、网格员不同工作特点,分层制定培训方案,举行3期培训班,1135人次参训。做好“林云梯旧居”、万顺楼、池王爷庙修缮保护。瑞景社区在省终身教育提质培优项目建设工作中,深耕学习型社区和社区老年学堂获省级荣誉。开展前埔北—莲薇—莲翔示范健康街区环境建设。打造厦门首个计生协志愿服务驿站莲薇社区“金色阳光”服务驿站。
  推进城中村现代化治理。2023年,莲前街道推动东山东坪山片区城中村治理,结合市委关于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要求,以“原乡东山、文化东坪”为愿景,以“六村”工作思路为抓手,以“宜居、宜业、智慧、和谐”四大社区为指引,从基础完善、产业提升、智慧管理、社会治理、建设运营、居民参与、创新探索、保障措施等方面,开展“一村一策”实施方案设计。推动景区配套建设及片区产业发展。建设“一中心两站”“睦邻议事厅”党群阵地,打造景观二期、智慧城中村建设等4个项目,完成投资约5500万元。拆除村庄内违章搭盖、鸡棚鸭舍2500多平方米,腾出可利用空间1500余平方米,用于植入停车场、口袋公园、微消站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无线蓝”,强弱电管线下地约60000米,优化村庄电力设施设备,消除安全隐患。探索城中村现代化物业管理,指导社区成立“大物业”管理公司,推动村庄常态长效管理,助力城中村产业提升,提升村民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