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工作
一、推动宗教领域工作有序开展
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深化《宗教事务条例》的学习教育,积极开展宗教政策宣传月系列活动,共组织宗教界人士专场法律法规培训活动5场,130人次参加培训;举办辖区宗教界代表人士综合培训班2场。动员各宗教场所助力文明城市创建,2023年思明宗教界捐款人民币100多万元助力困难家庭子女入学等公益慈善项目,展现了宗教界的良好形象。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完成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平台的信息录入和启用等工作,引入专业服务公司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消防检查,协同街道、社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及文明创建等实施“一站式”全方位检查,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稳定和谐。贯彻《福建省司法厅、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福建省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闽司〔2023〕61号),派员参与区委编办、区司法局组成的工作专班,形成宗教事务领域事项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和宗教事务领域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宗教事务领域赋权事项行政裁量基准等重要事项清单,组织开展培训5场,其中对赋权事项及对应的法律法规讲解2场,现场执法全流程实操培训3场,持续强化基层行政执法力量。推进宗教领域行政处罚工作,全年开展行政执法4件,并完成2件行政处罚案件的二审庭审、催告、移送法院强制执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积极推动宗教场所危房改造工作,延寿寺(Dsu级危房)的迁建工程已顺利封顶,甘露寺(D级危房)、庆福寺(D级危房)持续落实清人封房措施,相关的危改手续正在办理中。
二、推进城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年,辖区各个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月活动10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10场,并举办以“嘉邻有爱一家亲、福籽同心爱中华”为主题的厦门市“第十六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莲前街道前埔南社区再次获准参评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强化民族团结进步阵地建设,继续举办少数民族来厦务工人员子女“法院小法官”夏令营;向留厦过春节的少数民族餐饮经营者赠送“爱心年夜饭”30份。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服务保障,2023年,协同区人社局共组织劳动保障普法宣传20余场、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协同厦门清真寺、当地公安派出所等部门落实消防安全保卫措施,保障开斋节、古尔邦节活动的顺利举办。2023年,拨款资金100万元挂钩帮扶泉州市惠安县百崎回族乡台胞招待所修缮项目,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布馆,作为两岸血脉宗缘的历史见证和新时期开展对台融合发展的重要展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