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目录清单的通知》(厦府办〔2020〕36号)及《思明区“十四五”区级专项规划目录清单》和《思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切实加强思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编制本规划。
二、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思明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保持全国前列。打造高颜值新标杆,建成高品质、高颜值的活力中心城区、生态花园城区,有效撑起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中流砥柱。
——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高位运行,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
——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系统生产价值量保持稳定。
——生态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土壤安全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固体废物、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稳步提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有效保护,森林、湿地、海岸带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持续加强。
——环境治理体系愈加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持续提升,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主体生态环境保护权责明晰,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规范健康发展,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得到新提升。
衔接《厦门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从思明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了包括环境质量、绿色低碳、环境治理、风险管控、生态保护、共同行动6大类15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4项,预期性指标1项。
三、主要内容
“十四五”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打造高颜值新标杆,建成高品质、高颜值的活力中心城区、生态花园城区为总体目标,向四个方向发展,即生态环境质量更加优良、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安全有效保障、环境治理体系愈加健全。
规划共提出六个方面主要任务:
一是着力源头管控,加快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空间布局调整,建设以“三线一单”为支撑、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率先实现碳达峰。面向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配合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把降碳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三是坚持生态兴城,率先建成宜居宜业美丽城区。以人民为中心,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目标,坚持陆海统筹、全区统筹,打造城区“清水绿岸,碧海蓝天”,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建设,增强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幸福感,构筑生产宜业、生活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颜值城区。
四是加强生态保护,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加快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地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筑牢宏观生态安全格局。
五是强化风险防控,严守生态环境底线。牢固树立环境风险防控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加强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强化危险废物、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管控,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健全环境风险预警与应急体系,保障生态环境与健康。
六是深化机制体制创新,率先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推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在全市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上走前列做示范。
联系人:张瑛莹 联系方式:599714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i厦门微信
闽政通APP
思明快报微信
厦门思明微博
网上办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