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公告 > 今日思明
思明区这些项目上榜省级名单,太棒了!
时间:2022-02-14 08:51
上榜啦

日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了

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其中

由思明区申报的

诗词闽南方言吟诵

厦门微雕(许通海微雕制作技艺)

闽派盆景技艺

鼓浪屿馅饼手工制作技艺

南普陀素饼手工制作技艺

成功入选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接下来
一起来了解一下👇
诗词闽南方言吟诵

 

诗词闽南方言吟诵就是用当代闽南方言标准文读音将古汉语诗词文赋艺术地加以再现的表现方式。古汉语经典诗词文赋的声音外化形式包括朗读、朗诵、吟咏以及歌唱。虽不以音乐为主,没有明确的节拍、音高,但是透过延长声音的诵读、哼唱,其音调通常具有中国民间调式的特点。

诗词闽南方言吟诵非遗项目的申报及保护单位是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本项目的五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及群体分别为:陈荣韬、胡明宜、曲晓妮、吴秀菊、蔡金安(台胞),以及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闽南吟社”和台湾台南市“安平文教基金会”,思明区区级传承人为陈水龙、陈力杰。 

厦门微雕(许通海微雕制作技艺)

 

中国微雕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3000多年历史,这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世界著名微雕大师许通海,创新的裸眼微雕艺术作品,丰富和发展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精髓和鲜明民族风格,能够把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经典著作微刻在玉石上,而且文景相融、石艺双绝、富有主题灵魂,是国家艺术文化瑰宝、业内的翘楚和领军板块。

它完全不同于造型微雕,而是文景相融、石艺双绝、富有灵魂。作品除具有原创性、唯一性、文化性、典雅性、艺术性、唯美性、思想性和新、奇、特、珍、绝等特点外,还具有独特创意、独特选材、独特刀具、独特眼力、独特指功、独特意念、独特毅力等风格。


👆展馆地点:厦门市思明区环岛南路黄厝社34号君巍艺术园。

闽派盆景技艺

闽派盆景是以厦门、泉州为中心的盆景流派,注重选材,造型古朴,具有“苍古豪雄,野逸空灵”的地域风格。起源于南宋,盛行于明清,近代一度衰落,今又复兴,其技法因树而异,富有变化,枝片层次感强、节奏明快,无臃肿之态。榕树是其代表性树种,在闽派盆景艺术家的精心培育与大胆雕凿下,呈现出苍劲古拙、豪放雄奇之美。闽派盆景常用树种有榕、榆、朴、九里香、雀梅、福建茶、黄杨、三角梅、象牙树、真柏、黑松、罗汉松等。

鼓浪屿馅饼手工制作技艺

鼓浪屿馅饼制作,是由二三十道独特工序组合而成,馅料豆子颗粒饱满、大小均匀,经过清洗、浸泡、脱皮、蒸熟、冷却、搓揉搅拌、糖水熬煮等多道工序。饼皮选用优质上等原材料,进行搅拌、搓揉、静置后再多次擀压卷起。最终成型要将卷起的面团擀开成圆形薄片状,放入分割好的馅料,收口捏紧,进行第一次烘烤,翻面后进行第二次烘烤,方可出炉。冷却后掰开可清晰见到六到八层饼皮,彰显了传统制饼工艺的巧夺天工技艺精湛。

 

2015年福建省鼓浪屿馅饼食品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作为展示和宣传鼓浪屿馅饼历史和成果的重要活动场所,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模具、书画、音像资料,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等呈现了鼓浪屿馅饼在厦门市在鼓浪屿地区的发生和发展概貌,为保护闽南传统手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非遗传承人曾华山一直致力于传授鼓浪屿牌馅饼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播闽南传统手工制饼技艺文化。

👆展馆地点:厦门市前埔中二路3838-840号。

南普陀素饼手工制作技艺

南普陀素饼采用厦门传统馅饼制作工艺,选料讲究,原料纯素、手工制作,皮酥馅软,入口冰爽,甜而不腻,品种从单一的绿豆馅素饼发展到现如今的二十多款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不仅是厦门地方特色产品代表,也是集旅游礼品、礼佛供品、休闲食品、亲友赠品于一体的优秀烘焙产品,被冠以“厦门素饼之首”的美称,是最具特色的“闽台伴手礼”。南普陀素饼,在历年的烘焙展会和中国美食节上获奖无数,更被指定为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供会产品”,是厦门市的一张烫金名片。




总有一些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
总有一些老行当
在老艺人的手中代代传承
拾掇历史点滴
感受那些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技术
感受社会发展的足迹
保护传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成思明独特的历史文化名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 i厦门微信

  • 闽政通APP

  • 思明快报微信

  • 厦门思明微博

  • 网上办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