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
思明区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
思明区围绕2025年以来
经济发展、城区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教育等社会民生热点
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问
今年以来,厦门市以产业项目攻坚和投资项目攻坚(“双攻坚”)行动作为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重要抓手,全力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请介绍一下,思明区如何通过响应全市“双攻坚”行动,为区域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答
今年以来,思明区积极响应全市部署,把“双攻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举措,着重从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个方面协同发力。
一是加快产业发展。围绕全市“22+N”条产业重点细分领域,聚焦软件信息、人工智能、商贸物流、文旅创意、金融服务等重点产业延链补链,策划产业项目736个,总投资1165.26亿元。软件信息业方面,亚信安全全球云安全SaaS运营总部项目落地,瑞为、美图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百强榜单。商贸业方面,创新设立“提振消费资金池”,“智享生活 焕新思明”消费季活动实现销售额近26亿元,“特步AI+货通”数字化平台等22个项目进入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项目库。文旅产业方面,出台促进影视产业、文旅产业发展政策。创新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模式,打造“思明在跑·跑在思明”文体旅商融合新品牌。成立环岛路品质提升工作专班,打造环岛路“心动岸线”。金融业方面,推动建信AIC基金等长线资金以及驰芯半导体、悠跑科技等基金投资项目落地,基金“朋友圈”持续扩大。
二是加力招商引资。完善“1+N+10”招商模式,以往以街道为主,现在加入区直部门,以部门的专业优势加上街道的敬业优势,强强联合。组建6支产业招商小分队,建立“领导包联+专员对接+定期会商+及时培训”机制,成功引进爱美客等新项目,安踏集团、方胜众合、抖音集团等链主企业新板块落地。累计策划新增合同签约项目315个,预计总投资额956亿元;其中,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3个。实际使用外资1.18亿美元,增长74%,展现了思明区在复杂外部环境中的发展韧性和良好的投资潜力。
三是加速项目建设。策划开工有力接续,新策划年内计划开工项目86个,新建项目69个。131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84.1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2.9%,超序时进度推进。重点项目投资完成情况良好,10个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7.35亿元,34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4.54亿元,序时计划完成率均超过149%。土地利用取得突破,5宗地块成功出让,5个项目完成功能变更手续,沙坡尾58号厦门星鲨项目入选省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各类投资稳步增长,建安投资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工业投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投资分别增长51.9%、141.9%、13.8%,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问
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请问今年以来思明区在城区建设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
答
今年以来,思明区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城区建设,实现了多项突破性进展。
一是围绕“创新”,释放科创空间。开元创新社区B08地块等3宗产业地块完成出让,谋划建设思明科创街区,着眼于工业用地提容增效,提供工业上楼空间载体,打造AI工厂,为创新创业提供“物理空间+配套服务”的全方位支持。
二是围绕“宜居”,提升居住品质。老城更新方面,聘请老城区城市更新规划“总师”顾问,编制《思明区老城区城市更新策划总体方案》,对老城更新进行系统谋篇布局。老旧小区改造方面,自2023年以来完成637个、惠及10.5万户居民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路不平、灯不明、车难停、无人管”等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方面,用好黄厝社区、东山东坪山社的治理经验,通过提升硬件设施、优化片区功能、盘活空间资源、补齐服务短板等措施,全面推动曾厝垵文创村3.0整治提升工作。同时,从街区、小区(社区)、住房和城市重点更新片区等维度,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推动城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
三是围绕“美丽”,彰显山海特色。不断深化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坚持陆海统筹,深化湖海共治,精心守护“思明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持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改造面积达4平方公里。通过“微改造”提升17座公园、11个口袋公园及10条道路。
四是围绕“韧性”,筑牢安全防线。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燃气、消防、电动自行车、危险化学品、自建出租房电气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集中排查整治。系统部署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推进鼓浪屿消防安全隐患整治与小型消防站建设。全面排查防汛重点区域部位108处并完成建档。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了20.14%。
五是围绕“文明”,传承文化根脉。串联环岛路周边红色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了“一路追光”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带。全省首创“风潮共海生”思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常态化开展“近邻文明 温暖有您”等文明实践活动。举办鼓浪屿诗歌节等特色活动,开展金榜讲古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超过1500场。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推进第二轮22处不可移动文物集中保护修缮。持续深化中山路、环岛路业态提升,办好“百年中山路”系列活动、环岛路“心动岸线”系列活动和各类节假日文旅活动。
六是围绕“智慧”,提升治理效能。以“智慧思明”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一网统管”平台处置流程,促进城市治理向扁平化高效闭环转变。深化企业服务、人工智能平台建设、智慧城中村等业务,区智慧水务排水信息平台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启动思明区智慧环卫系统二期建设工作,为全区产业转型、城区治理等工作夯实了信息化基础。
问
在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思明区在深入推进集聚区建设、巩固和拓展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方面,还有哪些具体行动和成果?未来又有哪些发展思路和规划?
答
今年以来,思明区大力实施人工智能“135+N”发展战略,以建设一个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目标,依托智算中心、赋能中心、创新中心等加速聚集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在政策、人才、资金、空间和场景等五个方面提供坚实保障,构建“N个应用生态”,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
一是拓展企业集群与算法应用。扶持美图、渊亭、国投智能等321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加快发展,其中规上企业142家,今年1-7月营收占全区软信业近一半,达到165亿元,增长10.9%。汇聚天擎、文鳐、稿定AI等7个大模型和46个算法,“政策兑现智能审批解决方案”“机场智助登机方案”等28个应用场景获评国家级或省级示范案例。
二是强化四链融合与产业转化。引入百度、火山引擎、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创新主体,成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产业,联合北航和国投智能,共同打造思明未来科技园;加强与厦门大学、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动,促进人工智能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动“产教融合+技术转化”双向赋能,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高效对接。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与要素保障。建设全省首个采用“政企联建联营”模式的智算中心,搭载320P先进算力,满足企业多元异构的算力需求;出台福建省首个区级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启动第一批思明区人工智能特色产业楼宇认定;搭建福建省首个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全省开展人工智能初、中、高级职称评审;推出含12个领域的45个应用场景,全方位促进人工智能要素流通和产业发展。
下一步,思明区将持续锚定发展战略、围绕关键环节,从算力、平台、空间、场景、政策、人才、资金、数据这八个方面矩阵发力,着重在智能制造、数字内容、游戏产业、海洋经济等领域突破创新,加快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应用标杆案例,努力将思明区打造成为全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高地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引领示范区。
▲岭兜安商房航拍图
问
思明区作为厦门的中心城区,如何为厦门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作出应有贡献?在推动城区功能优化、资源均衡配置,以及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答
作为厦门的中心城区,思明区在厦门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指引下,从经济根基、城市能级、民生保障、生态底色、区域协调五个维度持续发力,以思明实践为厦门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扛起主城职责。
一是以高质量发展筑牢共同富裕“经济基石”。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提质增效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做大财富增量,才能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迈向共同富裕。今年上半年,思明区半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500亿元大关,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1-7月,财政总收入284.17亿元,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9亿元,增长8.5%。思明区成功跻身2025年赛迪“全国百强区”榜单,排名全国第25位,用扎实的经济质量为共同富裕夯实了发展根基。
二是以城市能级提升增强共同富裕“发展韧性”。一方面强化顶层设计,聘请老城区城市更新规划“总师”顾问,编制完成《思明区老城区城市更新策划总体方案》,同步深化中山路业态升级,出台《魅力中山路业态导则(2025-2027年)》。另一方面全力推进片区更新,轨道3号线南延段厦港片区BCD地块征收签约超99%,按时保障轨道施工;湖滨片区作为厦门建市以来最大旧城改造项目,今年1月启动返迁,交房率超96%;同文顶首开区有机更新配合市里发行专项债5亿元,目前签约率93.3%;泥石、何厝、岭兜三大片区2月启动返迁,选房协议签约率超99%,前埔一期项目征收签约1103栋,签约率超99%,首宗安置房顺利开工。同时启动曾厝垵片区3.0提升概念性规划,力争纳入2026年城中村改造计划,让更多群众共享城市更新红利。
三是以民生福祉增进优化共同富裕“资源供给”。在就业服务方面,推广“12345近邻就业服务”模式,通过“厦风计划”为420余名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950余间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15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888人。在医疗服务方面,妇幼保健院临时过渡用房、文灶站改造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周末服务、延时服务并实现诊间结算。“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逐步落地,全区居民预期寿命达到84.32岁。在“一老一小”服务方面,新增33个老年助餐服务点,实现98个社区全覆盖。鹭江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竣工,牡丹万鹏酒店改造养老机构将新增超200张床位。推进“托幼一体化”,全区现有托育机构70家、托位数4447个,湖东托育中心成为全市首个省级验收通过的普惠托育机构。
四是以绿色发展厚植共同富裕“生态底色”。一方面坚持陆海统筹、湖海共治,聚焦餐饮油烟污染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屋优化等专项工作,推动生态环境治理走深走实;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城区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打造多层次低碳示范项目,推进市政配套绿化工程,充分发挥“山-海-城”自然禀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
五是以区域协调拓展共同富裕“空间格局”。着力推动新旧城区均衡发展,在土地资源利用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城区建设,加快旧城区有机更新、低效用地改造,提升土地整体利用效率;在教育资源布局上,持续实施“东部新城区结构优化、中部优质区学位扩容、西部老城区校舍改造”均衡策略;在市政设施上,改造升级旧城区道路、水电、排水等设施,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区市政设施。持续深化对口协作,扛起闽宁协作政治责任,今年联合厦门市湖里区、银川市永宁县推动7家企业落地闽宁产业园,消费帮扶宁夏3.17亿元,辖内5个街道、8个社区与闽宁镇结对共建“一村一品”项目,省内与龙岩的山海协作也进入新阶段。不断深化对台融合,积极服务两岸(厦泉金)合作发展区建设,优化涉台营商环境,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引进台资企业97家,全力打造区域协同、内外联动的共同富裕新格局。
▲厦门一中思明分校
问
当前全国正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思明作为福建省“教育强区”始终走在前列。请问今年上半年,思明区在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办学质量方面,有哪些具体成效?
答
今年,思明区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项国家级评估认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教育强区的核心优势得到持续巩固与提升。
一是更高水平推进优质均衡。持续实施“东部新城区结构优化、中部优质区学位扩容、西部老城区校舍改造”优化策略,积极应对人口高密度中心城区用地紧张难题,健全完善与区域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今年秋季,将建成投用厦门一中思明分校等19个项目,续期使用湖滨片区3个过渡校区,共新增19950个学位,有效缓解区域内学位结构性问题,优化区域教育资源空间布局。改造提升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针对性实施“补短扩优”“幼有优育”、消防改造等项目,对老城区学校“一校一策”进行校舍改造。落实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竭力提供公民办学校1425个学位,实现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全保障。
二是更高标准提升教育品质。聘请5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担任区域教育发展顾问,深入35所学校提供“一校一策”精准化建议。积极构建“名校带动、集群发展”模式,推进5个小初衔接研究型教育共同体和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试点工作,整合优化各学段优质教育资源,做到同步发展、优势互补。聚焦“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深化课程改革与课标落地。积极开拓“实践式育人”路径,新设60个名师工作室并启动研修。在小学数学、中学英语等学科探索推行“循证教研”,不断提升教研科学性与实效性。今年,思明区中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广泛认可。同时还计划与中国教育学会共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区建设。
三是更高质量促进全面发展。挖掘辖区何厝小学作为“英雄小八路”母校、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发祥地的红色资源,开展队歌内涵专项研究和“队歌故事我来说”等主题系列活动,传承弘扬队歌精神。新成立2个大中小思政一体化项目,打造“鹭岛星火”“双拥侨韵”“潮声寻迹”“队歌嘹亮”四条研学路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思政学习。实施健体强志行动,保障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开展12个项目区级联赛。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培育“南音”“高粱杆”等众多优质美育品牌,连续10届11个作品获得“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最高殊荣。实施科学教育“九个一”行动,组建10个科技教育创新工作站,指导学生在各类中小学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持续推进“一核六联”教联体工作,形成“1+3+98”家庭教育平台,打造多维成长支持体系。构建“思明终身学习圈”,与城市职业学院共建思明城市夜校,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良好氛围。
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之要,教育事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接下来,思明区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育人质量,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回应社会关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为思明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
下一步,思明区将继续
在经济根基、城市能级、民生保障、
生态底色、区域协调五个维度持续发力
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奋力开创思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zF4WbxTVZjCwGcfha2xGA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i厦门微信
闽政通APP
思明快报微信
厦门思明微博
网上办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