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公告 > 今日思明
思明区:数字浪潮奔涌 文旅交融共兴
  来源:思明快报 时间:2025-10-15 09:23

  思明区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勇挑大梁,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图为筼筜湖美景。(吴贤宾 摄)

  开心麻花快闪剧团现身中山路即兴演出,吸引市民游客观看互动。(思明区 供图)

  华为、百度等一批专业化赋能中心在思明区落地,成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图为百度飞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思明区 供图)

  数字浪潮奔涌思明,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建设乘势而上;文旅产业欣欣向“融”,绘就全域联动交融共兴新画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构筑起产城人和谐共生幸福城区。

  亮眼数据为思明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今年上半年,思明区半年GDP首次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5.2%。2025年赛迪“全国百强区”发布,思明区位列第25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一年来,思明区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勇挑大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为厦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贡献力量。

  算力为基 创新为核

  新质生产力澎湃壮大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福建、厦门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今年初,福建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名单公布,“思明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高分上榜。在思明这片浸润着创新基因的沃土上,“135+N”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以建设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为锚点,算力、平台、数据、空间、场景、政策、人才、资金八大矩阵协同发力,催生出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今年4月,厦门市首个政企联建的智算中心——思明智算中心启用,以“算力+算法+数据+场景”为核心架构打造覆盖政务、金融、医疗、制造等多领域的创新服务平台。320P高性能算力集群为智慧营销、智能制造等场景注入AI动能,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典型场景中集成应用。

  助推林德叉车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无人叉车从技术概念迈向生产应用,加速产品智能化升级,全区批发零售业销售额连续四年突破万亿规模。此外,“建发股份供应链物流控制塔系统”“厦门特步投资集团AI+全城货通数字化平台”“准者体育智能化供应链服务平台”等15个项目入选“加快培育现代流通骨干企业”试点。

  思明智算中心的高效运营,折射出思明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硬实力。而顶尖科研与产业赋能平台的落地生根,让这一生态更加繁茂。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厦门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科研成果实现本地化应用,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精准技术支撑;百度飞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与厦门本土产业链条深度融合,目前已与350余家企业合作,孵化了35款生态AI产品;华为(厦门)开发者创新应用中心作为全国首个鸿蒙主题创新中心,已赋能400多家企业,推动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

  如今,漫步厦门中心城区,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活力如潮涌般扑面而来:累计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80余个;汇聚天擎、文鳐、稿定AI等7个大模型和52个算法,“政策兑现智能审批解决方案”“机场智助登机方案”等20个应用场景获评国家级或省级示范案例;瑞为、美图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百强榜单;美图、四三九九等4家企业强势跻身“中国互联网百强”,29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创新榜单;10家区级科创人才基地聚集科创人才近3000人,人工智能产业聚集人才近2.4万人;全市首只区级政府直投基金——思明科创基金,已投向渊亭科技、艾航科技等优质项目,让资本活水精准滴灌科创企业;出台全省首个区级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政策、人工智能特色楼宇政策,创新“AI券”等服务模式,增强区域产业发展吸引力和竞争力……从算力枢纽的高效运转到创新成果的加速落地,从企业集群的协同共生到人才智力的汇聚交融,每一处场景都彰显着思明数字经济的强劲脉动。

  在创新链的内核驱动下,思明区的创新动能持续释放,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当前,思明区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300家,其中143家规模以上企业今年1-8月营收199.56亿元,约占全区规模以上软件信息业企业营收的50%,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支撑。

  驰骋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思明区已锚定 “一十百千”目标——到2026年数字中国峰会前,升级一个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十余个应用场景标杆、培育百家优质数据企业、围绕千P算力搭建生态,以更澎湃的新质生产力,巩固壮大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进一步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文化铸魂 业态破圈

  文旅融合绘就城市新景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福建、厦门考察时指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这颗璀璨的海上明珠在新时代持续绽放新光彩。在刚落幕的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国际顶尖音乐家汇聚琴岛,带来高水平听觉盛宴。流动的旋律串联起历史建筑与文旅景区,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全方位感受鼓浪屿音乐文化魅力。思明区全力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守护好鼓浪屿的“根”与“魂”,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鼓浪屿钢琴艺术周、音乐季、诗会、新年音乐会等IP持续搭建沟通世界的文化桥梁,“音乐之岛”以独特文化标识越来越广地释放世界文化遗产影响力。

  与鼓浪屿隔海相望的中山路,这条厦门最负盛名的百年老街正以“以历史为脉、以文化为魂”的国际笔触描形,续写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商深度融合的时代新篇。

  百年老街历史风貌在保护性和修复性提升后,历史文化记忆得以延续传承和活化。百年药店变身中医药文化体验馆、老式理发店改造为复古时尚沙龙等业态提升,延续中山路的商业文脉;美育先锋月、奇幻科创月、光影艺术季等“百年中山路”系列活动接续上演,让历史以可感知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在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基础上,发力打造“入境游友好型街区”,激发国际客流消费活力……“魅力中山路”规划引领百年老街成为厦门文旅的人气担当。据悉,今年5月启动的系列活动曝光量超6300万次,街区营业额同比增长 11.26%,10月1日至8日国庆中秋假期,中山路累计客流量317.30万人次,同比增长73.44%。赓续百年荣光、感受时代脉搏,一个更富有生命力的百年中山路跃然眼前。

  古韵潮音共鸣,传统现代交织。出新出彩的“文旅+演艺”,点亮消费新场景,助力文旅融合“深一度”,更助力厦门加快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

  借力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思明区打造“金鸡在思明”文化IP,全年常态化举办“Amoy星光海岸·光影音乐会”,促进影视热度转化为产业合作、文化繁荣的生动局面;环岛路以打造“心动岸线”为目标,对六个重要节点进行品质提升,升级一系列服务配套,常态化举办的海风音乐会、2025厦门(思明)声动24h沙滩音乐会、晨光音乐会等系列活动备受游客欢迎;引进厦门开心麻花人民剧场、“来疯喜剧”、“帽子戏法·魔法现场”等小而精的演艺新空间,受到年轻群体和亲子家庭的热捧,成为激活文化消费的新引擎。同时,“票根经济”也将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旅活力,思明区以700万元文旅消费券,撬动直接消费超2200万元。

  悦动山海间,以“文旅+体育”释放消费新动能。今年,思明区创新打造“思明在跑·跑在思明”系列活动,塑造全城运动新时尚。截至9月,“思明在跑·跑在思明”已成功举办15场活动,累计参与报名人数超7000人次,单场最高参与人数达1400人次,带动相关的赛事周边装备销售近350万元、吃穿住行消费近230万元。此外,焕新升级体育时尚季,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建设,2025国际排联沙滩排球巡回赛、全国U14青少年篮球联赛决赛及中国小篮球系列活动全国总决赛等大型赛事相继落地,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仅篮球赛就带动周边消费超5000万元。

  文旅与体育融合的新浪潮,构建起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简极科技、准者体育等新兴领域企业深耕思明、做大做强,持续激发思明运动经济新活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超3278万人次游客在思明感受城区温度,近495亿元旅游收入激活消费动能。登顶“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这既是思明区深耕文旅融合结出的硕果,更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城区高质量发展、打造文旅融合典范的生动实践。

  片区蝶变 宜居宜业

  产城人融合发展 谱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福建、厦门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一年来,思明区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走进干净整洁、秩序井然的湖滨片区新家园,琅琅读书声和孩童欢笑声从高颜值、多功能的校园里传来。今年秋季,“湖滨五校”(湖滨中学、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滨东小学、九幼、八幼)建成投用成为全市迎新开学的一大亮点。

  片区的另一头,全新的思明区政务服务中心于上个月正式揭牌启用。地处繁华地段、交通便捷,市民和企业在这里享受到更加智慧高效的政务服务。

  此情此景让返迁居民感慨万千,“相比原先片区道路拥挤、小区破旧,如今规划有序、配套齐全,住在这里既舒心又安全。”

  作为我市规模最大的老旧城区改造项目,湖滨片区的焕新蝶变是思明区有力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生动写照。思明区立足区情,编制《思明区老城区城市更新策划总体方案》,对老城更新进行系统谋篇布局。聚焦城中村、老旧城区和老旧厂区城市更新主战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城区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

  今年来,前埔城中村改造加力推进,首宗安置房地块、首宗商住地块如火如荼施工中;同文顶(首开区)有机更新同步加快推进;开元创新社区数智产业园一期3个产业用地全部出让,旧低效工业用地加速变身科创高地;何厝岭兜、泥窟石村基本完成返迁工作,片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安居梦成为美好现实。科技赋能促治理,思明区正以“智慧思明”建设为抓手,促进城市治理向扁平化高效闭环转变,深化企业服务、人工智能平台建设、智慧城中村等业务,在赋能城市管理、基层治理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以项目之进,聚发展之势。思明区坚持把产业项目与投资项目“双攻坚”行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和重要抓手,为区域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通过发挥“1+N+10”招商机制和6支产业招商小分队作用,成功推动爱美客、炬海人力科技、亚信安全全球云安全SaaS运营总部等优质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跑”起来,松泰矿业总部大楼等项目有序推进中。截至10月12日,全区新建项目、新策划项目和跨区项目共204个,已开工155个,开工率位列全市第一,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朝着“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思明区正抓住有力发展契机,进一步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打开发展空间、推动转型升级,把思明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有机统一的现代化城区。

  数说

  ● 2025年赛迪“全国百强区”发布,思明区位列第25位。

  ● 思明区上榜“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并位列第一,入选2025年城市旅游休闲集聚区十佳创新案例。

  ● 2025年上半年,思明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16家,占全市总量40.31%;实现营业收入742.55亿元,占全市比重58.3%,同比增长15.32%,产业规模持续领跑全市。

  ● 全市首个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试点项目——国贸思明科创园入选“全国城市‘微更新’特色产业园项目优秀案例”。沙坡尾58号厦门星鲨项目入选全省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

  ● 自2023年以来完成637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惠及10.5万户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破解,相关成效获得《中国改革报》《中国建设报》等官方主流媒体的报道。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hJlpM23ocpZQEfX1ylOyw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 i厦门微信

  • 闽政通APP

  • 思明快报微信

  • 厦门思明微博

  • 网上办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