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护航“两节”、两会安全稳定
一是区委区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和安全生产专题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部署“两节”、两会安全防范、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工作。二是区各套班子主要领导、区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带领5支检查组,深入商业综合体、医养机构、校园、旅游景点、重点林区等开展2轮检查。三是联合兄弟区开展春节前重点领域综合督导;春节期间区应急局出动备勤人员40人次,检查加油站、人员密集场所、林区等33处,发现并整改隐患13项。四是落实海峡两岸焰火晚会安全保障;开展烟花爆竹“禁放查非”,制作宣传页、宣传品等8.46万份,依法查处非法燃放及销售烟花爆竹行为11起。
(二)一体推进安全生产整治专项行动落地见效
1.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行动开展以来,共组织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287次,培训20319人,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431场次,培训11054人,区领导现场督导检查89次,各部门街道检查8906次,检查企业41070家。
2.大力铺开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靠前协调推进。区安委办召开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推进会,部署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下发1-3月《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综合研判》等。紧盯重点企业。对事故企业、高风险企业和上级暗访指导发现问题的企业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鼓励举报奖励。引导企业建立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已有15家加油站和14家工贸企业建立相关制度。
3.着力抓实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措施。督导先行。印发《关于做好春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和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安全监理等在复工复产前必须到岗到位,严格落实复产复工“五个一”。培训赋能。举办“思工护航保生产 安全同行助发展”开工第一课,以“政策解读+实操指导+保险托底”全链条服务、“理论+实景”双边教学和“隐患识别挑战”情境互动,围绕电气安全、建筑施工、有限空间作业等6个重点行业风险场景,开展3学时安全应急能力培训,结合事故案例拆解20个风险防范要点,引导企业模拟排查隐患,切实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宣传造势。“思明快报”发布《节后复工复产安全提示》;协调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100余块电子屏和楼宇电梯LED屏等循环播放复工复产警示教育片、消防宣传动漫视频。
4.坚决整治“九小场所”突出火灾隐患。全面部署排查。召开区委专题会议,制定《关于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聚焦堵塞疏散通道、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等7类问题,排查单位1.09万余家次。强化暗访督导。区安委办、区消安委办“四不两直”督导10个街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情况;检查老街区、商业区“九小场所”不放心点位;全覆盖检查12家养老机构。广泛宣传引导。“思明快报”发布“九小场所”安全提示,通告“三合一”场所、电动自行车隐患投诉举报奖励机制。消防监督员下沉街道开展“九小场所”隐患排查培训,参训逾1.3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区安委办印制《安全用电人人有责》1.5万份、《致房东、租客的一封信》等分发至各街道。
5.全面启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召开2次会议部署推进,动员36个行业领域、11个牵头部门根据各自市级方案全面摸排应创企业,做到应报尽报,各街道配合提供符合创建要求的工贸小微企业信息。目前7个部门制定区级工作方案,4个部门按市级方案创建。
6.联合推进其他重点工作。排查新增“三合一”场所44家,新增整改63家,新增启动技改145家。推进“拆窗破网”专项整治,排查11943处,整改29457.119平方米。推进自建出租房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排查自建出租房392栋,全部整改30人以上房屋隐患,推进联合整改30人以下房屋隐患。全链条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657个小区电动车保有量与充电端口配建比达省市标准;机关事业单位建设充电点89处、充电口918个。开展10轮联合执法,出动队伍30组,检查场所66处,受理举报投诉16件,奖励举报3起。
(三)有效筑牢应急管理基层基础
1.立体锻造森林火情防御扑救链条。防范遏制森林火险。持续推进森林火灾隐患动态清零、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和林区林缘可燃物清理,截至3月底,各有林单位共出动车辆73台次、人员643人次,清理53.9公里、244.98亩、林区可燃物246.5吨。密切部门协同协作。高森林火险预警和春节等重要敏感时期,区森防办联合区林长办、城管、公安等部门每日深入林区督导检查,共出动18组、66人次、检查重点部位32处。立足实战按纲施训。举行区森防队伍训练总结表彰暨年度开训动员;为区应急队伍和护林员共120余人举办业务培训,突出理论授课、装备实操等,提速特别国债项目新配发装备形成战斗力。
2.靠前做好防汛备汛准备。完善责任体系。明确区、街、社区行政责任人,落实街道领导挂钩社区、社区干部包组到户责任体系和干部下沉工作机制;落实水库、避风坞、易涝点、地灾点等防汛责任人。指导街道、社区修订预案,完善转移路线、联络人、预置点位等。夯实装备基础。储备冲锋舟、排涝车、抽水泵、沙袋等物资装备;测试视频会商系统、短信平台、卫星电话等;筛选点位布设道路积水监测预警设备31套;增设自动雨量站14座。调动应急力量。组建抢险队伍164支、2345人;召开基层防汛防台风演练培训筹备会,部署10个街道、9个社区全流程演练任务。落实防范治理。组织市政、住建、资规等部门和街道排查防汛重点部位,疏浚排水管渠63.07公里,清理淤积1017.98立方米;“全覆盖”检查在建工地,发出责令整改通知单11份,其中防汛隐患3条均已整改;跟踪推进2处边坡隐患治理。共排查出重点部位和区域108处,均建立档案,一时无法排险的,列入责任单位重点巡查监测。
二、下阶段工作要点
(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方面
深化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到四个“再一遍”:组织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再一遍,抓好企业主要负责人、新进人员、新调整岗位人员安全教育再一遍,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全覆盖排查再一遍,涉企工作信息摸排收集再一遍。开展养老机构消防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明火管控不严、随意吸烟、线路老化、电动车违停充电、消防通道堆杂、消防设施损坏缺失等问题;举一反三排查弱势群体居住的出租屋、自建房,同步开展公民办学校、培训机构等消防安全检查。攻坚自建出租房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持边查边改、分类推进:对一般隐患,压实房东责任,督促尽快整改;对判定为重大隐患的,视情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制定整改方案分步推进;对拒不整改、久拖未改的,通过联合执法,采取“关、停、改、搬”方式强化震慑,坚决消除隐患。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盯守。盯紧看牢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危化品、工贸、燃气、文旅、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领域,开展铁路沿线、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隐患排查等。
(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方面
扩大创建规模。督促各部门继续摸排适合创建的企业并及时上报信息;各街道大力配合区直部门开展摸排、宣传及推进,对于不配合的企业耐心沟通引导。尽早谋划部署。及时对接市级部门明确评审标准、评审机构,提前规划,合理安排进度,全力以赴完成年度创建任务。落实资金支持。及时落实经费,指导或通过购买服务促推企业自主创建,根据流程做好评审,或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参与评审。
(三)森林防灭火方面
加强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林区林缘居民户、输配电线路、经营场所、宗教场所用电用火和消防设施器材情况、落实值班巡查情况;对山海步道及林区旅游新业态加强监督,及时查处野外烧烤、围炉煮茶等行为。加强祭扫管控。预计清明后群众祭扫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要进一步明确墓地底数,紧盯山头、坟头、路口、卡口、林边等关键部位,延续每日清单登记销号制度。加强应急准备。严格落实应急值守、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制度,制定值班计划并落实到具体点位、人员;清点检修现有物资机具、消防管网,适当在重点区域前置装备;开展队伍防灭火实训演练,确保关键时刻迅速响应、精准扑救。
(四)防汛防台方面
做好抗灾准备。树立“防大汛、抗大风、抢大险”意识,持续修订完善预案,备齐应急物资,及时淘汰过期、损坏的设备,加强视频会商系统、卫星电话等的运行维护,落实值班值守。持续排查整治。重点排查地质灾害、避灾安置点等,制定务实管用的整改措施;加强关键部位巡查值守,一旦预测可能出现严重汛情,迅速预置抢险力量,必要时果断转移危险区域人员并妥善安置。开展宣传演练。指导10个街道、9个社区铺开基层防汛演练,持续做好方案和脚本对接细化;利用短信、微信、社区宣传栏等推进防汛宣教科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i厦门微信
闽政通APP
思明快报微信
厦门思明微博
网上办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