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江圳代表:
《关于推进老旧街巷立面改造激活街巷文化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05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随着岁月的变迁,思明区部分老旧街巷存在建筑老化破损、立面风格不统一、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影响了街巷的美观度和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制约了文化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老旧街巷立面进行改造,能够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提升街巷的整体形象和环境品质,为文化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您提出的关于“老旧街巷立面改造激活街巷文化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接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负责建议办理,进行多次讨论研究,并积极对接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街道等单位,调研了解和梳理我区老旧街巷立面改造工作开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进建议的办理工作。
二、措施与成效
(一)强化考察,摸排文化旅游资源
会同区文化和旅游局及街道实地调研考察,深入思明区的老旧街巷,细致地观察老旧街巷建筑风貌,了解街巷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们挖掘出了许多隐藏的文化故事和特色元素,为后续的立面改造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同时,我们还对街巷周边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地梳理,明确了哪些资源可以与立面改造相结合。其中鼓浪屿全岛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曾厝垵的“五街十八巷”是文旅核心区,鹭江街道辖内共3处历史风貌建筑,分别为大同路145-1商勋别墅、土堆巷24号颐堂、道平路4号。
(二)因地制宜,落实分类整治措施
根据老旧街巷建筑年代等标准依法依规对已有建筑进行分类整治,对于程度较为轻微的隐患,配合督促相关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对于较大隐患,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治理措施。例如曾厝垵社区,根据城中村现代化改造提升方案,引入专业团队优化基础设施与服务,对曾厝垵村街巷进行更新设计,目前已完成透水砖铺设、雨污分流及管线落地等基础改造。同时,沙坡尾片区已成立商家联盟,通过宣传和商家联盟会议,让新旧商家了解街区立面改造成果并告知店面翻新需结合街区立面风格进行设计建设,保证街区立面的统一性。
(三)固本铸魂,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践行“固本铸魂”理念,深入挖掘思明区各街区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了思明区非遗展示馆、鹭江街道老剧场文化公园、厦港街道海洋文化展示厅、梧村街道金榜山讲古场以及21个非遗传习中心,形成思明区基层特色闽南文化阵地。以鹭江老剧场文化公园为例,2017年4月至2023年12月共开展了近500场非遗展演活动,26场“我们的节日”社区民俗活动,8期闽南文化夏令营,线下+线上受众达到250多万人次,让居民、游客近距离感受闽南传统文化魅力,激活传统老街的“宜居、宜赏、宜游”特质。
(四)完善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明确管理责任。根据《厦门经济特区建筑外立面管理若干规定》等文件要求,印发房屋结构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房屋安全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清零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建筑外立面各参与方的责任,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物业企业、业主等,确保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日常巡查。属地街道聘请文保员对区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安全巡查;同时区文旅局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成立思明区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对辖内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每月至少两次的文物安全巡查工作。推广使用“文物管家”线上巡查平台,要求志愿者、文保员进行每个月不少于两次的线上巡查打卡工作,切实做到月月有巡查、次次有记录。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1.部分老旧街巷立面整治资金缺口较大:个别街巷外立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涉及基础、主体的整治加固,导致整治资金缺口较大。
2.部分业主配合度不高:老旧街巷沿街历史风貌建筑认定后,后续房屋修缮维护需房屋权属人自行承担,需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周边整治,且历史风貌建筑认定后不再予以翻改建,房屋目前的使用人或权属人配合意愿不大。
(二)今后推动计划
1.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街巷立面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业主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缓解资金压力。
2.优化长效管理机制:联合区文化和旅游局、属地街道进一步完善老旧街巷立面改造后长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隐患排查、整改、治理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曾梅芳
联 系 人:张贻敏
联系电话:0592-2124102
厦门市思明区住房和建设局
2025年6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