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委员会:
《凝聚合力 防治一体 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再提升》(第20253061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学习压力增大等多方面因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要健全多部门联动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在此背景下,我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作为教育领域的重点任务来抓,印发《思明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持续推进馆校协同、医教互促、体教融合、家校互动、社教同频、警校同步等六个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网络,为思明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同时,积极联合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妇联、团区委等部门,多形式积极开展家教活动,推进心理健康辅导水平,致力于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保障体系。
二、措施与成效
(一)筑牢心理阵地,夯实教育根基
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思明区中小学将心理健康阵地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实现心理辅导室全覆盖,配备专业设备与舒适环境,为学生提供常态化心理疏导服务,各校心理辅导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5小时。卫健部门牵头,在各街道社区均建有社区心理咨询室,定期组织心理咨询医生进社区、进学校,提供心理教育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建立及时转诊机制,开展医疗干预服务,形成教育为主、卫健支持、多部门协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格局。
(二)强化人才配备,落实专业指导
严格对照《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评估标准》等文件精神,按师生比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实现教师学历100%达标(研究生学历占比超25%)。思明区进修学校定期开展全区心理健康教师的教研交流活动,成立心理名师工作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遴选,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各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已纳入市区卫健部门的定期培训体系,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能力。
思明区妇联开办思明区家庭教育指导骨干研修班,200多名基层妇联执委、妇联干部以及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到班学习。多渠道选派123位家庭教育特派员到社区开展服务,打通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最后一米”。开展家庭教育特派员能力提升活动,详细讲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与核心技能素养要求,为特派员提供创新且实用的策略和方法。
思明区卫生局成立由公立医疗机构、高等院校、中学等17家单位42名人才组成的思明区心理服务人才库,为各类心理教育活动提供支持;依托市精卫中心心理援助热线与思明区学生心理援助热线,发挥心理热线干预作用。
(三)聚焦学生心理,完善管理机制
根据《厦门市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管理工作指引》要求,全面开展心理测评,区属中小学均每年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并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积极建立“一生一策”的心理成长档案。组织区属中小学于开学两周内完成学生全员心理健康情况摸排筛查及建档工作,并实施动态监督管理,线上、线下完成学生家访工作,与学生进行暖心谈话,持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对重点关注学生建立专项档案与个性化方案,构建“筛查—预警—干预—转介”全闭环管理机制。各校均有规范的干预处置能力,建立分层管理联动机制。在辖区共有6家独立法人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其中5家设立有精神(心理)科门诊,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仙岳医院4家医疗机构均开设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区卫健局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精神科门诊、配置精神科加注医师;在嘉莲、筼筜、莲前、鼓浪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睡眠、情绪、心理特色门诊。各街道依托街道、社区两级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心理咨询室,社区心理咨询室已实现全覆盖。依托市精卫中心与社区团队,优化、畅通社区、学校、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转介机制。
(四)深耕文化建设,助力活动育人
按照《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部署,通过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常态化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依托《思明区中小学心理文化建设指导手册》规范开展主题班会、心理社团等活动,构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心理互助网络。区属中小学均开设心理课程或以融入校本课程,规范开展“心理健康月”“心理健康开学第一课”等工作。
持续构建医教协同守护心理健康,持续建设多个“家校社医”项目,举办家校协同“教联体”交流活动。开展“心理健康”大讲堂专题活动,面向全市心理健康教师及思明区家长开设专题讲座。持续落实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加强本校及市区心理热线号码宣传,开展心理健康主题宣传。
(五)凝聚家校社力,协同心理护航
依据《思明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将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重点计划,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制度》明确值班、预约、档案移交等流程,联合社区、专业机构建立“三位一体”协同机制。
开通20所“福建省家长云校试点基地校”,探索家校共育数据互联互通,推进基地校家庭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平台功能升级;成立家庭教育教师讲师团,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公益讲座,为学生、家长注入“心能量”;启动思明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青少年宫站,开展家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社区亲子实践活动。
思明区妇联实施“近邻·幸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集中赋能家庭教育,项目开展公益直播课、线下活动,惠及13万多人。
目前,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显著:1所学校获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7所学校获评省级特色校,7所学校获评市级特色校,44所学校达市级心理健康教育标准。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一)优化评估工具与技术
联合高校开发适配本地学生的AI测评工具,搭建智能评估平台,实现“数据采集—风险预警—干预跟踪”数字化管理。
(二)规范评估流程标准
参照《中小学心理测评工作规范》等文件,制定《思明区各学段心理健康评估操作指南》,统一周期(小学每学年1次、中学每学期1次)、方式(问卷+访谈+行为观察)及报告模板,确保评估结果科学可溯。
(三)深挖数据价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教育数据安全相关规定,建立数据分级管理机制,通过《思明区心理健康教育数据应用指引》推动评估结果与课程优化、德育活动联动,形成“以评促教、以评促育”的良性循环。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许华娟
联 系 人:刘映辰
联系电话:0592-5862709
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
2025年8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