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1105-02-03-2025-021 成文时间 2025-06-27
发布机构 厦门市思明区科技和工信局 文 号
标 题: 思明区科工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6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思明区科工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6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有效性:
思明区科工局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6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09 16:24
字号: 打印: 分享:

    答复类别:A类

高辅翔代表:

  《关于贯通高能级科创平台资源滴灌我区中小企存量经济扩增全市增量经济的建议》(第136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感谢您对思明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贯通高能级科创平台资源滴灌我区中小企存量经济扩增全市增量经济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您提出的建议,立即组织专题研究部署。

  您建议中提出的“研产技术链嵌套滴灌”“创建思明区产业链雁阵”“创建普惠型项目中试开放体系”与“贯穿高校与存量实体研产业链”四大核心诉求,对我单位后续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提供了关键指引,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充分吸纳。

  二、措施与成效​

  一是加强技术攻关合作。引进落地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厦门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数据要素实验室和智慧城市实验室,通过整合人工智能前沿算法,为实体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数据要素服务支撑。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智慧思明公司与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设立国资背景的海丝法务科技创新运营机构。助推国投智能联合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以及8家生态企业打造警安科技创新联合体,开展警务安全优质成果创新创造。推动科技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打造联合实验室,联合华侨大学举办“思明企业华大行”系列产学研活动2场,组织10余家辖区科技企业分批次、有针对性地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

  二是促进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落地思明未来科技园,配套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提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链接中国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和思明本地应用场景资源,支持本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实施人工智能“135+N”发展战略,培育美图、众联世纪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314家,汇聚5个大模型、31个算法,16个应用场景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

  三是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为科技创新创业提供各类科创政策供给,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生态。先后出台软件信息、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游戏、高层次人才等6项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近5年兑现奖励约5亿元,惠及科技企业近2000家次。持续优化科技金融扶持方式,在全市率先探索“以投代招”,设立区级政府直投基金-思明科创基金,将不低于60%的资金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或人才项目。

  四是加强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聚焦辖区主导产业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加大科技创新人才、产业顶尖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英才及产业所需的多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人才近5.1万人。打造省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培育美图、众联世纪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314家,聚集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人才近2.42万人。紧密联动校友联盟、域外人才工作站等引才机构,联动北京人才工作站引进牛津大学、昌平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等背景的一批高层次人才。

  三、今后推动计划

  以项目匹配为先导、政策支持为保障,探索联动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产学研转化成果突出的高校资源,引导创新型企业、民营企业开展技术需求对接、生产工艺改造升级、研产技术链嵌套滴灌,持续增强市场适应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打通从理论创新到产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实现“99度热度+ 1度突破”的关键跨越。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张丽珍

  联 系 人:陈达腾

  联系电话:2668009

  厦门市思明区科技和工信局

  2025年6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手机浏览

    视频解读
    文字解读
    访谈解读
    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

    重要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