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1105-02-03-2025-025 成文时间 2025-07-25
发布机构 厦门市思明区科技和工信局 文 号
标 题: 思明区科工局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1031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思明区科工局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1031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有效性:
思明区科工局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1031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8-12 09:51
字号: 打印: 分享:

  答复类别:A类

涂满章委员:

  《建议我区做好“猎豹企业”的专项培育、储备和服务,推动我区新兴产业发展》(第20251031号)收悉。现将我局办理情况反馈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与各部门、各街道联系,分析相关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资料,总结今年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经验,并分批次至多家区域内企业调研。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落实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梯度成效显著。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政策细则,结合我区实际,梳理不同阶段企业名单,配合上级部门做好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中小企业等不同梯度的中小企业培育工作。2025年1月,我局梳理专精特新后备潜力企业名单,一对一与企业对接服务,建立专精特新后备企业数据库,加强跟踪和培育,助力企业用好用足新政策。截至2025年7月,我区已有创新型中小企业38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3家,重点中小企业2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8家。

  (二)侧重遴选企业,专项分类培育。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过渡中培育发力,建立ABCD四个等级:A类企业(基本符合条件),B类企业(有一项不符合条件),C类企业(有两项及以上不符合条件),D类企业(不符合条件且培育难度较大),作为培育跟踪服务,遴选符合各项条件的优质企业进行针对性辅导培育,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强化靶向招商。围绕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数字文创三大核心赛道,构建“技术攻关-场景应用-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打造招商工具包,为靶向精准招商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5年7月,思明区现代制造业和信息产业落地、增资项目共计83个,项目均具有轻资产、高成长特性,符合“猎豹企业”特征,下一步将实施“精准招商攻坚行动”。

  (四)做好更有针对性的投融对接和产业扶持。通过充分利用思明科技创新创业基金以及金景、厦金创新等由引导基金资助的子基金,与更多符合厦门市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进行对接,重点投资于处于种子期或初创期的科技领域的企业。已于1月会同区委人才办、区财政局成功举办“双智驱动,融链强群”思明科创新星企业评选活动和“白鹭英才融创会——‘双智驱动·融链强群’投融对接会”,活动评选11家科创新星企业并邀请其中6家进行路演,其中,深圳市壹倍科技项目已于3月24日 “四链融合”项目对接会签约。我局将继续对科创新星企业进行回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丰富、高效的支持。

  (五)推进产学研联合。先后引进中技所(厦门海丝)科创中心、北航天汇科创中心、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产学研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从学校到市场”进程。发挥华为开发者创新应用中心等科创平台载体作用,开展“鸿蒙生态学堂-创新实训营”活动,助力辖内企业把握智能化发展、信创产业发展等机遇,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5年1月2日,百度飞桨(厦门)人工智能赋能中心正式启动,“厦门大学-百度飞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亦同步启动运营,进一步培育科技人才。

  (六)拓展企业品牌营销。结合思明区“双智集群”工作,依托行业协会资源,积极进行企业走访和座谈交流;开展线上宣传平台运营工作,为企业提供了线上交流渠道,提升区域内企业优势互补效率;积极举办企业培训和交流活动,2024年来主办企业培训会4场,主题分别为“2024年思明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暨‘双智集群’服务培训会”“专精特新企业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费补贴暨双智集群政策培训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培训”“2025年思明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及‘双智集群’产融对接会”;主办或协办企业交流会9场,主题包括企业公共事务交流、专精特新企业培训、特色产业集群政策培训、游戏企业交流沙龙等,场均超过35人次参会。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企业梯度培育中,区县级单位负责底层架构中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该政策面向企业多为成长型、初创型企业;且国家、省、市级政策中有关“猎豹企业”尚未形成政策体系。下一步,我局将根据我区重点产业发展路径,依托软件信息支柱产业基础,赋能千行百业,聚焦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进工作:

  (一)持续配合市级和区级相关部门,建立不同类型优质中小企业名册。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机会,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线上培训、实地走访等方式,对政策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讲解,精准培育不同梯度的优质中小企业。

  (二)强化招商,扩大线索信息获取渠道,优化市区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学习先进地区做法,提升招商队伍专业能力,强化招商资源集聚。持续探索“场景线索”到“招商线索”的转化路径,用好人工智能楼宇阵地,尽快实质启动人工智能楼宇认定和预认定工作,做好项目线索的链接。

  (三)推动产学研联合,紧密衔接市级科技创新协调机制,立足区情实际,聚焦软件信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重点发展方向,强化科技创新平台赋能作用,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强科技成果创新能力。落实市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开展各类成果创新活动,鼓励企业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作用。

  (四)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继续发挥思明区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的集聚优势,牵头主办各类产业交流会、产融对接会,鼓励各类优质企业参与线上、线下交流活动,鼓励行业协会、链主企业发挥引领优势,推进区域内优质企业协同发展。

  领导署名:张丽珍

  联系人:林颖欣

  联系电话:5818379

  思明区科技和工信局

  2025年7月25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手机浏览

    视频解读
    文字解读
    访谈解读
    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

    重要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