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思明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健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市统计局初步核定,全年思明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35.03亿元,下降1.9%,第三产业增加值1024.8亿元,增长10.0%,三次产业比例结构为0.1:11.6:88.3。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66.57亿元,比上年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13.9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的93.7%。产销方面,规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223.62亿元,增长3.2%,出口交货值32.64亿元,增长6.9%,产销率98.0%,比上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呈下滑态势,3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0.9亿元,比上年下降3.0%,其中光电子企业完成产值24.69亿元,下降8.2%。
全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5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8.27亿元,比上年增长9.9%,实现增加值68.46亿元,下降5.9%。其中,直接从建设单位承揽工程完成的产值552.12亿元,占总产值的98.9%,从建设单位以外承揽工程完成的产值7.97亿元,占1.4%。签订合同额1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上年结转合同541.67亿元,占48.3%,本年新签合同额579.12亿元,占51.7%。全年房屋施工面积409.44万平方米,下降2.8%,其中新开工面积85.61万平方米,增长19.6%。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销售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4.3亿元,创2003年思明区建区以来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16.1%。
城镇项目投资141.81亿元,增长27.1%。基础设施完成投资91.73亿元,占城镇项目投资64.7%,增长42.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1.14亿元,增长95.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7.24亿元,下降3.1%,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14.2亿元,增长9.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9.14亿元,增长22.1%。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0.33亿元,增长16.6%,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3.56亿元,略降0.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14.2亿元,增长9.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2.57亿元。与民生相关行业投资多有增长,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7.06亿元,增长2.6倍,卫生业投资4.66亿元,增长18.2%,教育业投资2.92亿元,增长12.8%。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2.49亿元,比上年增长6.3%。按构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87.9亿元,占房地产投资的66.3%,其他费用43.9亿元,占33.1%,其中土地购置费34.22亿元。
全区房屋施工面积751.2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其中新开工面积74.75万平方米,增长76.7%;竣工房屋面积103.59万平方米,增长33.0%。商品房销售呈增长态势,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52.5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销售额163.59亿元,增长31.6%;住宅销售面积39.33万平方米,增长52.9%,销售额139.01亿元,增长75.1%,其中144平方米以上住宅销售面积18.29万平方米,销售额79.83亿元,分别占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46.5%和57.4%。
四、国内零售和住宿餐饮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94.49亿元,比上年增长32.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57.5亿元,增长0.8%;汽车类零售38.46亿元,增长20.4%;粮油、食品类零售34.63亿元,增长10.3%。全区主要百货超市企业实现零售额67.25亿元,比上年下降5.9%,其中百货类企业实现零售额27.52亿元,下降7.9%,超市类企业实现零售额39.73亿元,下降4.4%。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共实现网络零售额61.36亿元,增长42.0%,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5.5个百分点。
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共实现零售额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餐费收入34.98亿元,下降2.1%,商品销售收入5.52亿元,增长37.3%。住宿业过夜人天数582.92万人夜,比上年下降2.5%。
五、旅游与对外经济
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758.2万人次,占全市接待量七成以上,比上年增长10.7%;实现旅游总收入67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0.4%。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16年末,全区共有旅行社188家,比上年增加2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29家;星级酒店43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2家,四星级酒店16家。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31.6亿元,比上年下降8.6%。其中,出口总额845.89亿元,下降15.4%,进口总额485.67亿美元,增长6.4%。贸易顺差360.22亿元。
全年新批准外资项目356个。合同利用外资19.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5%,完成年度计划的436.7%,实际利用外资5.11亿美元,增长3.1%;引进内资9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65.9%。自贸区成为重要招商载体,全年引进自贸区合同外资项目210个,注册资金18.10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2107个,注册资金495.00亿元。
六、财税和金融
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10.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完成预算100.4%。地方级财政收入121.89亿元,增长5.3%,其中区级收入51.2亿元,增长5.4%。全年财政总支出65.4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创新产业扶持方式,全年兑现各类企业扶持资金6.9亿元。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全年减免辖区企业所得税1.5亿元,免征增值税0.69亿元。优化保障民生支出,全年民生支出47.17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1%;其中教育投入20.15亿元,增长6.3%,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7.64亿元,增长10.7%,城乡社区建设和提升支出12.18亿元,增长26.1%。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投入4700万元用于政府购买服务,落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5200万元,安排1.96亿元用于缴纳后江小学和梧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土地成本,投入2.38亿元全面完成鼓浪屿环境整治提升和市政设施维护改造。
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9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5.8%。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拥有各级学校(包含学前教育、社会办学)206所,学年初招生4.55万人,在校学生数16.38万人。其中普通中等学校25所,学年初招生数1.82万人,在校学生数5.32万人;小学47所,学年初招生数1.2万人,在校学生数7.22万人;幼儿园134所,学年初入园人数1.54万人,在园幼儿数3.83万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任职的专任教师10362人,比上年增长3.7%,平均每一教师负担学生16人。完善校舍建设,全区各级学校拥有教学及辅助用房77.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9万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活动室)42.4万平方米,增加1.1万平方米,实验室12.05万平方米,增加0.44万平方米,图书室7.03万平方米,增加1.02万平方米。
全年科技经费投入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知识产权和专利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申请专利5086件、专利授权291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6.8%和5.0%。鼓励创新创意,已拥有各级别众创空间115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7家,省级11家,市级76家,区级21家。
八、文化、体育和卫生
加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基层文化站面积达到1.73万平方米,比上年3847平方米,公共体育场所面积1.2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1.4万册,比上年增加4.4万册提升。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书画展及各类展览15场,专场演出236场,主题活动18场,各类讲座37场,培训19期,电影进社区、周末电影等主题电影展播298场,送书进社区、工业园、企业74次。积极推进全民健身,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约占全区人口的55%,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500人,比上年增加了80人。打造特色体育赛事品牌,成功举办2016年全国沙滩排球大满贯和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厦门公开赛等国内外顶级赛事。
不断完善公共医疗建设,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3个,其中医院18家,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0个,疗养院1个,门诊部107个,妇幼保健院2个,疾控中心1个,诊所180个,卫生所、医务室73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2838人,其中执业医师4760人,执业助理医师187人,注册护士5975人。医疗机构床位数7953张,其中医院 7127张,疗养院163张,妇幼保健院663张。全面推广家庭医生服务,全年家庭医生签约数达15.2万人,在厦港和鼓浪屿街道开展智慧养老试点,免费为辖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居民提供上门建立健康档案及健康评估,累计建档2140户,总计5152人,纳入管理的高血压人员1169人、糖尿病392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区户籍人口75.24万人,常住人口99.9万人。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数超过千人的分别是回族、畲族和满族,分别为5465人、3798人和1835人。
全区人口出生率14.8‰,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10.2‰,与上年持平。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36.74万人、38.51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40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9102元,增长6.9%。年末全区在岗职工(不含私营及个体)35.79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71341元。
全年累计再就业3.2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7039人。加大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力度,为968名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兑现低保就业奖励金135.77万元。推动培训促3就业,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41期,培训学员1592人,兑现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生活补贴和培训后就业奖励金各14.57万元和1.19万元。至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为53.29万人、77.22万人、48.29万人、47.21万人和45.3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7.9%、9.2%、6.9%、7.7%和7.4%,各类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全面落实基本民生保障,全年为各类保障对象发放低保金、节日慰问金和救助金等共2651.3万元,“圆梦助学”专项救助353.24万元,安康基金1202.2万元。做好慈善救助工作,全年共募集接收单位和个人捐赠资金1156.2万元,救助支出1830.2万元,“爱心超市”接收物品价值87.35万元,救助人数1.87万人。推进居家养老精准服务,智能“居家宝”已累计安装422台,滨海、梧村、筼筜等三个街道建成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十、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空气质量指数呈优的天数达197天,良的天数165天,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98.9%,主要污染指数呈下降态势,全年轻度污染天数由16天降为4天。环保资金投入318.67亿元。
重视市政维护管养,完成东浦路等176个维护改造项目,完成老城区有机更新横竹路、定安路等6条市政道路改造,疏通清淤辖内367公里雨水管道。提升公园绿化景观,完成环岛路带状公园等7个公园改造提升,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完成市残联、区政府机关办公楼屋顶绿化等5处屋顶绿化,面积约1600平方米,完成狐尾山公园地灾治理边坡垂直绿化美化,面积约6000平方米。优化市容环境卫生,生活垃圾转运量比上年增长7%,基本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提升清洁楼5座,改造建设旅游公厕7座,更新新型不锈钢果皮箱2000组,采购压缩垃圾集装箱162个,新增各类环卫作业车辆38辆。
2016年,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3起,死亡8人,伤29人,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9起,死亡4人,伤29人;工矿商贸事故4起,死亡4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安全事故从2016年起,根据国家安监局最新口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