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委员:
《以小剧场戏剧合作为切入点,举办海峡两岸思明小剧场戏剧季,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编号:20253060)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举办首届“两岸有戏”海峡两岸青少年戏迷交流体验营,本项目获得2024年国台办对台重点交流项目,也是2024年福建省唯一一个新增国台办对台重点交流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厦门思明优质的文化、科技、旅游资源优质,实现厦门思明与台湾台中的青少年双向往来,打造思明区可持续且富有地方特色和两岸青少年追捧的文旅品牌项目。项目围绕“学戏”、“游戏”、“看戏”、“演戏”四大版块展开,通过以“戏” 会友,搭建两岸青少年交流互动的平台,结合闽南传统戏曲文化、时尚戏剧、生活体验、文化故事等富有文化内核和创新互动体验形式,提升对两岸青少年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构建两岸青少年面对面有温度的社群空间。
二、措施与成效
㈠精心设计活动,厚植两岸同源文化
本次活动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具体行动。充分发挥厦门优质的文化、科技、旅游等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可持续发展且富有闽南文化特色、深受两岸青少年喜爱的文旅品牌项目,让两岸青少年双向往来、越走越亲,共促心灵契合。在交流形式和内容上求创新、重深度,通过“学戏”“游戏”“看戏”“演戏”四个板块,让两岸青少年在“学中游”“看中演”的沉浸式体验中,共同演绎“两岸有戏”的文化内涵。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全程微纪实拍摄,以影视手法,拍摄《弘德修艺》《天工开物》《心驰神往》《同心同行》四部短剧与15分钟微纪实电影,以短视频的方式突破台湾当局的信息壁垒,扩大对两岸青少年群体的覆盖面与吸引力。鲜明的闽南文化元素也是活动一大亮点。“水当当”(漂亮)、“家己人”(自家人)、“有影无”(有这事)、“真好势”(非常好)、“来(辶+日)迌”(过来玩)、“真好呷”(真好吃),精心设计的微信表情包,让“两岸有戏”活动又潮又有亲和力。
㈡聚焦两岸青少年,以戏会友互学互鉴
通过在台湾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台湾九天民俗技艺团,从共同打造面向两岸青少年的“两岸有戏”活动品牌,首选台湾地区青少年艺术特长生,招募台中岭东科技大学、台中宜宁中学、台湾鼓艺运动协会等总人数50人,其中首次来大陆的青少年35人。与厦门青少年一起,以学“戏”为载体,将传统文化、时尚潮玩、生活体验、文化故事融合南音、歌仔戏、闽南童谣、木偶戏等闽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营活动,创新两岸青少年互动体验新模式,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搭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新平台。
㈢邀请两岸名家助阵,薪火相传以戏传承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台湾地区第52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戏剧节目女主角奖、第14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配角奖获得者柯淑勤;台湾传统民俗文化顾问、九天民俗技艺团团长(创办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以及荣获台湾地区文协奖、金舵奖、金艺奖等许振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曾静萍;三度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最高奖“荣誉奖”的黄秀珍;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表演奖、厦门南乐团团长、南音传承谱系第六代传人杨雪莉;国家一级演员、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第12届文华表演奖苏燕蓉;厦门市戏剧家协会第十一届理事会主席团副主席,厦门市歌仔戏剧团副团长、福建省“水仙花”戏剧比赛新秀奖庄海蓉等一起,串联起两岸青少年在“学戏、游戏、看戏、演戏”的四大版块,打造“两岸有戏”海峡两岸青少年戏迷交流体验营暨闽南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新体验。
㈣两岸携手扩大宣传, 两岸有戏以戏促融
全程跟踪记录,捕捉“两岸有戏”活动中的人物亮点和精彩瞬间。通过融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多元的宣传形式,以一传十、十传百形成“两岸有戏”的新媒体矩阵。别具特色的内容受到了央视等20多家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
截止活动结束,央视网国际频道CCTV4新闻报道,切片新闻累计播放近20万;央视网国际频道CCTV4海峡两岸栏目播出,切片新闻累计播放11万+。在海博TV、中国台湾网、厦门卫视、海峡导报多家主流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方式动态跟踪报道,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同心福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办公厅“福建政协”新媒体平台助推。同时吸引人民网、人民政协网、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华夏经纬网、闽南网、厦门晚报、厦门日报、CCTV《公益之声》、中华网、腾讯、网易、百度、新浪等20多家官方主流媒体平台刊播新闻动态。通过本地户外万屏矩阵公交3500+、地铁7500+,楼宇1000+推送主题活动相关内容,触达户外受众300万+。聚合厦门电视台移动电视公交车语音报站、5g数字屏打造数字沉浸式主题车厢,“音+画”同步传播“两岸有戏”活动的品牌力。
入岛宣传方面,活动期间台中市副市长郑照新用短视频的形式预祝“两岸有戏”海峡两岸青少年戏迷交流圆满成功、预祝两岸的交流源远流长;中国时报进行专栏播报;台湾青少年在研学体验拍摄照片以及视频通过自媒体分享精彩瞬间浏览量达30万+。同时,项目还延伸拓展新活动,发起活动图文征集,计划在国庆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两岸有戏”青少年摄影展。创新两岸青少年交流融合新模式,搭建起两岸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新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搭建线上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文化创意合作活动,开展文化研学,推动文旅融合新体验。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杨力
联 系 人:吴莹
联系电话:0592-2668695
厦门市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