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思明区文化旅游质量的建议》(第20253018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文旅产业是当前厦门着力打造的双千亿产业链之一。近年来,厦门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思明区统筹文化、体育、旅游、商业等各类资源,出台众多扶持政策,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深度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持续优化文体旅商融合生态,推动“文化思明”建设,取得了靓丽成绩单,在“2025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名单中位居榜首,以“思明力量”全力服务厦门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目标。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㈠针对“立足专业力量,发展文旅资源”的建议
签约顾问,组建专业力量。首届“中国旅游企业家年会”于2025年6月24日-6月26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圆满举办,活动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福建正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傅瀚霄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旅企业、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负人、福建各地市文旅行业代表共5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向,活动获得新华网、央广网、中新网等100余家媒体报道,单篇报道最高阅读量超10万+。2025年6月24日,以“选择思明 选择成功”为主题的厦门市思明区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厦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进行思明区举行思明区文旅产业顾问签约仪式,共签约了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等9位嘉宾,为思明区文旅专业队伍组建注入了强劲力量。同时,会上签约5位思明文旅推介官,推介我区文旅资源。
㈡针对“全面开发利用文旅资源”的建议
一是打造数字文旅资源,借助现代科技赋能。中山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街区的智能化服务水平,如上线中山路灯光秀,使用外墙mapping投影技术,经3D立体光影动画后期制作而成,提升整体氛围,为中山路夜间游览增加新的观光与打卡点。灯光秀的内容从厦门的历史人文底蕴出发,融入海、建筑、人文、艺术等多种元素,通过璀璨光影点亮中山路“夜”生活,在更新与传承中唤醒老城区的烟火气,传递表达厦门的城市活力以及包容与爱的城市精神。二是同时引入街区基于AR大空间点云地图技术与三维数字艺术相结合,以国潮赛博朋克为主题,将沿街建筑与历史古迹作为幕布,引入幻眼(厦门)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由该企业负责投资及具体运营,将【侨批广场】、【非遗手工艺】、【古代名人】、【百年老相馆】、【非遗戏曲】、【非遗博饼文化】等主题融入数字演绎,形成以文引旅、以旅养文,可游、可交互的鹭岛新名片。
二是推动数字程序开发、数字体验创新。开发“乐游思明”线上小程序。通过“乐游思明”微信小程序提供思明在线手绘地图,涵盖吃、住、行、游、娱、购等全方位导览信息,精心推荐厦门舌尖美食、旅游路线、citywalk 路线、文旅活动、音乐地图等内容,助力游客畅享智慧旅游体验。推动数字化旅游项目落地,如“秦潮觉醒”、鼓浪屿元宇宙等,还鼓励游戏企业开发闽南IP,如飞鱼科技推出“神仙道3x闽南海洋非遗”联动版本。
三是开发实践课程,创建研学活动品牌。思明区持续创新研学实践方式,打造区域文化实践育人新范式。设计“鹭岛文化”“魅力思明”“近邻情深”等3大清单,15条思政实践线路,拓展红色实践育人路径。开展“学嘉庚精神 做时代新人”思政大课堂活动,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的时代价值;开展“行见思明”思政实践夏令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感受城市文化脉搏;携手市博物馆、市政协文史学委打造“文博思政课”研学项目,引导青少年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情愫、家国情怀。2024年,区域内各校参与思政实践活动540次,组织参观各级“大思政课”400次,参与人数高达114450人。
四是搭建基地平台,拓展研学实践空间。思明区充分利用辖内红色文化、科技创新等资源,由思明区教育局、区委文明办、区文旅局联合遴选挂牌三批研学实践基地(营地),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区属中小学签约137个校外实践基地,涵盖队歌文化、历史文化、科技创新、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推进资源聚集汇聚能量场,为广大学生提供广阔实践平台。
五是持续推动文体旅商融合,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以体育运动切入,构建全域运动生态:创新性跨越海峡,与金门连线互动举办2024海峡两岸(厦门)风筝节暨厦门体育消费生活节,形成以“风筝为媒、文体为架、商旅为线、经济唱戏、两岸共舞”的活动新模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参与,带动周边地区文旅消费,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举办厦门马拉松惠民嘉年华,以“体育赋能,繁荣街区”为宗旨,联动厦门多类品牌集合展出并以工厂价回馈消费者助力去库存,同时构建多元化消费体验平台,让市民沉浸式体验“体育+”消费新场景,掀起体育消费热潮。各街道深度融合辖区内关键要素,对特色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滨海街道构建“文创+婚庆+滨海”三大主题矩阵:曾厝垵文创村打造“非遗工坊+沉浸剧场”文化消费链,木偶戏展演年均超200场;溪头下婚纱摄影村集聚30余家摄影机构,形成婚庆产业生态圈,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达85%;黄厝沙滩联动环岛路推出“日出市集”、“星空露营”等滨海消费场景,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在业态升级和全域联动基础上,形成“三点一廊”文旅矩阵。莲前街道配合闽南大剧院紧紧围绕文艺作品创作、文化惠民活动、群文活动品牌等方面,引进高质量的演出团体、做好艺术普及工作,促进文化供给、服务提质升级。此外,全面升级传统文化品牌、增效非遗活态传承、提质文物活化利用,通过创新“送王船节”,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等主题活动等,进一步激发区域特色文化活力。
六是思明区以品牌活动引领,深化“节庆+场景”模式,以新业态促进消费赋能。紧抓元旦、春节、元宵、五一、520、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消费节点,组织各大商圈开展促消费活动,推动系列旅游产品的串联和营销,进一步延长消费时间,打造沉浸式消费、主题式消费、体验式消费等新消费场景,今年以来共组织策划促消费活动400多场,激活当地夜间文旅新活力。其中,暑期消费旺季期间,以“燃购夏夜醉美思明”为主题,倾力打造厦门国际啤酒节思明区分会场活动,以啤酒为媒介串联辖区餐饮美食、商圈购物、休闲旅游、夜间经济等。同时,全年活动多时段立体式宣发,构建购物节宣传矩阵,不断炒热商圈假日氛围,吸引市民、游客放心来思明区消费,推动人气集聚。
七是思明区结合街区、文创空间自身特色,融入消费新场景。推动区街联合打造“一街一品”市集活动13场,进一步带动夜间经济、节庆经济发展。“字游三千年”中山路甲骨文文化节红火出圈,激发街区新活力;“海湾元宵奇妙夜——2024海湾公园元宵游园会”人气爆棚,成为众多市民、游客欢乐过元宵的心仪选择;后江in象“开元盛市”暨后江in象近邻上元节活动,一进园摸龙头巧妙设计,吸引大家争相打卡拍照;磐基莲花里广场举行的“哩贺嘉莲里·元宵喜乐会”,让市民游客感受“嘉”的味道;在果壳街区举办的“梧有好市”——“龙”众开市·元宵游“圆”会,打造食逛玩赏憩;“思”好物,万事兴“龙”观音山名优产品推广市集在海西金谷广场T4下沉广场热闹开市,促进闽宁农产品的流通和产销对接,为两地携手发展、深化产业合作,搭建新的桥梁和纽带搭建新的平台。“当厦有好市”市集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厦港文旅地图发布活动,为思明“夜经济”开新篇,“一起爬梯 Let's Party”音乐生活节暨“新”动好“市”新阶市集、“新质一夏 快乐‘嘉’倍”2024嘉莲里文旅街区“新质潮玩节”等新质潮玩主题活动燃动夏夜。
七是思明区不断优化文体旅商服务体系,升级相关配套设施,以高质量服务产品提升游客综合满意度。莲前街道在从业人员服务素质提升行动方面,深入开展旅行社、导游、景区、酒店、出租车(网约车)、沙滩救生员等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微笑海南”服务品牌,推行从业人员“一人一码”评价体系,探索打赏、积分等激励机制,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在旅游投诉舆情应急处置提升行动方面,健全旅游投诉快速处理和评价机制,完善旅游投诉纠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诉转案”机制,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建立分级分类涉旅舆情处置机制,开展不实信息专项整治。滨海街道一方面注重业态升级与品牌塑造,引入宝嘉集团建成CCPARK潮流艺术街区,孵化“AR非遗体验馆”、“海洋主题餐酒吧”等18家网红门店,另一方面完善服务配套体系,计划扩建3处智慧停车场,开通环岛路文旅专线巴士,建立商户“红黑榜”管理制度。
㈢针对“挖掘闽南文化”的建议
一是加强保护传承,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完善闽南文化保护规划编制,将闽南文化保护发展纳入《思明区文旅体十四五专项规划》;建立思明区国家、省、市、区级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思明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建立闽南文化保护档案资料库,组织实施民间文学、海洋文化、讲古项目等资源普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等工作;将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和厦港历史文化街区列入重点保护区域,结合片区文旅提升需求,有效串联具有价值代表性的街巷、建筑、非遗资源、人文故事;建设厦港海洋文化展示厅、鹭江街道老剧场文化公园“闽南曲艺汇”及梧村街道金榜山讲古等固定场所开展常态化活动,促进非遗技艺活态传承。
二是创新文旅融合,开展特色文旅活动。在保护本地特色文化的同时,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持续举办自然遗产日、郑成功文化、南音大会唱、闽南曲艺汇、青少年讲古电视大赛等非遗类品牌项目,并探索创新非遗推广新模式。以中山路为试点,2025年成立中山路业态提升工作专班,以历史为脉、文化为魂,充分挖掘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价值,提升闽南文化影响力,推动厦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在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将中山路街区作为天然舞台,集中开展非遗精品项目的展示展演活动,并联合厦门歌舞剧院联合创编展现厦门百年记忆的歌舞秀表演,让当代节庆与历史情怀交融共生,展现百年中山路的盛世景象,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为市民游客带来了更加多元化、深层次的文化享受。仅2025年春节期间开展的“幸福开厦门 好巳乐思明” 中山路街头秀场新春展演活动吸引101.15万人次参加,27次登上央视多档栏目,2次亮相《新闻联播》,受到了市民游客以及各大宣传媒体的高度赞誉,有效带动文旅消费,为文旅产融合注入生机活力。接下来思明区将加大投入,引入社会优质资源,充分利用中山路物质遗存空间的潜能,融入具有厦门本地特色文化内涵的音乐、舞蹈及非遗民俗等元素,在中山路开展常态化、多点位的场景秀演出,通过常态化+重要节点主题化的有机结合,持续将中山路打造成集文艺演出、非遗展演的户外秀场,不断丰富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体验,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三是引入数字技术,赋能非遗传承。飞鱼科技旗下手游《神仙道3》携手思明区文化馆、厦港民俗文化传习中心等单位,共同推出“神仙道3×闽南海洋非遗”联动版本,将“送王船”、“厦门疍民习俗”、“延绳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巧妙融入游戏场景与玩法之中。该版本将于2024年7月17日至7月31日间在华为、小米、OPPO、好游快爆、九游、益玩等平台上线。此次联动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全网讨论度突破10万次,活动期间新增用户数量超过2万人(即下载量),相较于非活动期间增长了10%,同时玩家的日均活跃时长较上半月提升了15%。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思明区文旅局将以产业创新转型升级为导向,以产品服务提质增效为保障,构建食、游、购、娱等融合发展的消费场景,强化产业集群发展和联动,为文体旅商融合注入新的活力,持续助力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杨力
联 系 人:吴莹
联系电话:13328790283
厦门市思明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