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
《关于加强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103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近年来,受经济发展水平、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布局以及招生政策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市区属高中教育质量与市直属校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基于当前人口结构变化的客观趋势,升学高峰正逐步向高中阶段转移,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承载能力以及质量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推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区属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我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构建区域支撑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分类办学机制,为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措施与成效
(一)探索多元人才培养路径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依据自身特色理念自主选定特色项目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各校在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方案以及福建省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凝练自身特色亮点,构建完善的特色课程体系,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宜性。2022年7月,松柏中学的“人文高中(文史・国学)”项目成功被确立为福建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培育项目,并开设国学渗透校本选修课;湖滨中学落实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以及小语种课程;大同中学与第三方服务机构(南风画室)合作打造美术课程,整合资源开发排球、舞蹈特色课程。
(二)持续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把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提升普通高中教师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能力。打造“五级平台”“七级台阶”,构建完善阶梯式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为普通高中教师定制培养与管理方案,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探索教师专业研训体系,构建“师德高尚+专业高能”“全员普惠+精英培养”“理论研究+课堂实践”“基础夯实+竞技研磨”的全方位培训(研修)体系,提升培训效果,确保教师梯队优质稳定。
(三)科学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建立健全学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评价对促进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的导向作用。大力推进区属普通高中学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细则,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搭建校内外素质教育活动平台,鼓励学生培养学科兴趣、发展个性特长,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特色办学指导
进一步加大对多样化特色课程的挖掘力度,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个维度的综合素质,精准配置相应的课程资源,将课程多样化落实到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中。着力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吸引在特色领域具有专长和兴趣的学生,形成多样化办学的良性循环,激发普通高中因材施教、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的动力与活力,持续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
(二)健全现代学校制度
完善特色办学的内设机构设置,设立课程管理中心、教学研修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等,构建配套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对于有突出专长的学生,通过个性化指导、兴趣小组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方式重点培养。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际教学贡献,注重教学相长、知行合一,改革教师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全力完善经费保障
健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切实落实特色多样化发展办学经费的预算安排,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向特色课程开发、专业师资培训、特色教学设施设备购置等领域倾斜,定期对经费使用情况复盘评估,提高特色多样化发展经费的使用效益,助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稳步推进 。
领导署名:欧阳恩亮
联 系 人:杨斯婕
联系电话:0592-5862720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