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XM01101-02-03-2025-068 成文时间 2025-04-15
发布机构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
标 题: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37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内容概述: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37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有效性: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37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4-15 17:24
字号: 打印: 分享:

庄莹莹代表:

  《关于一体建设厦门中山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第0037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中山公园始建于1927年,因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曾被誉为“华南第一园”。作为厦门园林公园的摇篮,它记载着近百年来历史的风云变换、城市的变迁发展,也承载着一代代厦门人的乡愁记忆。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如何让这座老公园焕发新的生机,挖掘更好的生态功能,提供更为舒适的休闲空间,推进更为多元化的开放共享,是近几年中山公园景观提升和服务升级的关键,也是思明园林人为之倾力的目标。

  中山公园动物园创建于1932年,位于中山公园的东北部,目前面积约7000平方米,由原位于中山公园边上妙释寺的僧人收养动物发展而来,是国内最早的动物园之一。现有动物五十多种,约二百二十头、只。园区建有大小动物笼舍五十多间,目前饲养野生动物有棕熊、赤猴、小熊猫、猕猴、丹顶鹤、黑颈鹤、白鹤、鹈鹕、白鹮、鹦鹉、犀鸟、蟒蛇、球蟒、龟类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附录II名录珍贵动物约90只,还有苍鹭、大白鹭、白鹭、黄腿银鸥、黑领椋鸟、斑头雁、牛背鹭、夜鹭、黑尾鸥、绿头鸭等省重点、国家保护三有陆生野生动物80只左右。

  二、措施与成效

  按照建议相关内容,我区积极组织相关单位,深入梳理总结当前中山公园及动物园整体情况,研讨相关建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结合实际,积极将代表建议中部分内容融入并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举措中。

  (一)中山公园及动物园相关情况

  1.中山公园。一是加强景观提升。近年来,中山公园先后对西、北半园及东半园景观进行改造提升。其中2017年,先行对西、北片区进行改造,主要开展景观空间梳理、休闲区域调整、儿童乐园及动物园改造升级,并对园区部分道路系统进行完善修复。2021年启动东半园景观改造提升,主要对绿化植被、附属设施、水体驳岸以及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改造、提升、修复,总提升面积约10.6公顷(水域面积约2.48公顷)。2022年针对中山公园园区内儿童公园设施损坏、铺装破损、设施老旧、功能缺失等问题进行改造提升,增设益智类户外活动空间,引入新型器械、提升互动功能、更新塑胶地坪。同时积极推进园区“微改造”提升,及时做好设施更新、绿地改造,打造“常新长绿”的绿地环境,让市民获得更加舒适、便利的游园体验,让绿化品质得到进一步凸显。二是做好文物保护及利用。近年来,市文旅局组织编制了《厦门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并会同市资源规划局《厦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山公园及周边相关文物均列入规划保护范畴。此外,中山公园及周边的中山公园纪念碑、魁星山摩崖石刻群、陈化成祠等多处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文物部门组织为相关文物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纳入全市“多规合一”“一张图”。其中2024年,实施完成了陈化成祠维修项目保护项目。

  2.动物园。动物园2011年8月起免费开放,客流高峰期每日可达万人以上。2017年1月起对动物园进行大改造提升,同年11月重新开放。目前中山公园动物园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科普教育功能。中山公园动物园是重要野生动物科普教育场所。园区有展出动物说明牌,介绍各种动物生活习性,让游客近距离认识、了解野生动物,进而爱上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园区还设有科普教育宣传栏,设在动物园展区内,主要介绍保护野生动物一些法规,一些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动物科普知识,图文并茂易于理解。二是野生动物收容救助功能。中山公园动物园是福建省林业局确定的厦门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动物园承担厦门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工作,是经福建省林业局认可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点。近年来动物园积极接收救护林业部门送来救护动物蟒蛇、球蟒、苏卡达陆龟、缅甸陆龟、藏酋猴、白鹇、猕猴、银鸥、白颈鸦、貉狸等都得到积极救护,还有斑文鸟、八哥、画眉等动物经救治放归自然。三是野生动物饲养繁殖科研功能。园内驯养繁殖动物小熊猫、猕猴、赤猴、黑冠白睑猴均有繁殖后代;还有鸟类中鸸鹋、斑头雁、鹤类、夜鹭、白鹭、蓝孔雀、黑尾鸥、绿头鸭等在技术人员攻关下,通过人工孵化及人工育雏得以繁殖成活。四是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功能。每年2月2日开展“世界湿地日”保护宣传;3月3日“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每年3月份“爱鸟周”宣传;还有10月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动物园方面都会积极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提升市民游客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五是动物保护实践功能。中山公园动物园与厦门市公园小学共建,是厦门市公园小学野生动物保护(爱鸟护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提供条件;动物园还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在寄生虫普查等方面为厦大学生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六是休闲游玩功能。中山公园动物园为市民游客提供游玩休闲场所。目前每年入园游客约有七、八十万人次,是中小学生最喜爱游玩地之一。

  (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1.陈文龙祠遗址保护。我区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对陈文龙祠遗址进行保护性抢救。据史料记载,陈文龙祠原址现位于中山公园儿童岛内,园方已于2017年12月在原址立了旧址碑,还在中山公园史迹馆内记录了这一史实,并展出了陈文龙祠的珍贵照片,同时辟有一处小型的陈文龙纪念馆。

  2.动物园优化提升情况。一是科学排污。经过2017年改造,排污全部由笼舍通过暗管直接进入市政污水管道,没有外排;饲养员每天打扫冲洗2次,与居民区因有河道隔离存在一定距离,并无异味影响。二是噪音控制。动物叫声方面,主要是在繁殖期偶尔鸣叫,但动物园周边有河道隔离,也有刺葵、榕树、竹林、围墙、办公室等阻挡,一定程度上已经减弱噪声传播。目前园内噪音检测仪白天实时监测,基本维持在50至60分贝,属于正常范围。三是丰容笼舍。近期根据园区现有条件,调整扩充小熊猫、猕猴、棕熊等动物笼舍面具,同步进行丰容美化,增加小木屋、树桩树杈、动物玩具(轮胎、篮球、玩偶等)、花卉绿植等,模拟野外生存环境,进一步提升动物福利水平。四是优化环境。根据园区环境特点在孔雀笼、盘羊笼等适宜放置绿植的笼舍及中心广场等10多个点位,因地制宜增加三角梅等盆栽、时令草花等布置;同时根据季节特性做好园区内乔灌木修剪整形、缺株补植等工作,对损坏设施及时维修养护。

  3.文物价值挖掘工作。近年来,区文旅局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工作新模式、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文物保护之路。一是推出周末文物寻根之旅。共开发8条文物寻根路线,其中开元印记路线串联厦门所城墙,重建兴泉永道署碑记,陈化成祠,魁星山摩崖石刻群,中山公园纪念碑,陈文龙祠遗址多个文物单位(点)或古遗址。每周文物寻根之旅由文物宣导员带领市民百姓走文物线路,讲述文物故事,共同寻找厦门记忆。二是举办文物保护普法宣传“六进”活动。其中文物保护走进中山公园,邀请25对亲子家庭参加。活动讲述中山公园历史、园内文物故事,从南门醒狮球起到魁星山摩崖石刻群、中山公园文化展厅、陈文龙纪念馆、中山公园纪念碑和陈文龙祠旧址,逐篇向市民展示,活动广泛传播了文物知识与保护理念,有效提升了大众对文物的认知度与保护意识,为文物传承营造了更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中山公园作为厦门市名片之一,近年来全方位、多层次进行过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后的中山公园深受市民朋友喜爱。针对代表提出的有关建议,我们积极采取相关举措,但受现实条件限制,存在诸多难题:一是重建祠堂难度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三条,“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严格实施原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因此,关于重建陈文龙祠事宜应谨慎论证后决策,现阶段无法启动这一事项。二是财政资金有限。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短时间内不宜对同一空间进行频繁改造,中山公园最近一次改造提升在2022年,同时建议提到的祠堂重建、儿童乐园扩建、动物园改造或外迁,经初步测算所需资金量大,考虑现阶段的财政承受能力,不建议再次开展大规模的改造提升。三是动物园改造和外迁困难。若再次改造,需要协调或者租赁大面积的临时动物安置场地,导致原本的所需改造成本进一步增加;若外迁的话,需要重新选址安置现有的动物,思明区目前无法提供合适的闲置空地来建设新的动物园,此外还要有固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地,经可行性论证,技术人员、资金保障等多方面要求,需由省林业局许可后实施。同时动物园承载了许多市民美好的回忆,也是市民节假日带娃的重要去处,如若贸然外迁,可能引发市民不解及抗拒。四是市民活动空间受限。目前思明区已有破狱斗争旧址等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身也承载了思明城区最大的市民入园游览量,园区内固定的活动团体也很多,已经最大限度发挥公园的功能性。如若开展改造,市民的活动空间将受限。

  下一步,我们将聚力做好中山公园及动物园的优质管理和精细化养护工作,持续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慰问、文艺汇演等内容的“公园+”活动,确保公园常绿、常新、常美,为市民游客打造更加优质、舒适、美丽的游玩环境。一是继续推进公园“微改造”提升,及时做好植被养护、设施维护等工作;二是近期拟对动物园老旧科普宣传栏进行拆除,重新设计建造互动宣传科普长廊;三是着手改造园区部分灌木绿地,进一步改善园区观光游览环境。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欧阳恩亮

  联 系 人:方婷婷

  联系电话:0592-2661792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手机浏览

    视频解读
    文字解读
    访谈解读
    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

    重要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