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局:
《关于提升我市体育健身设施运维管理的建议》(第20252070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全民健身事业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体育健身设施的运维管理是保障全民健身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思明区作为厦门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体育健身需求旺盛。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升,体育健身设施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这对设施的运维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明区高度重视体育健身设施管理维护工作,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市民的健身需求。该提案精准聚焦这一关键领域,为我区进一步提升体育健身设施运维管理水平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关于“强化运营管理机制”的建议
1.网格化管理机制
我区市政园林局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机制,将辖区内的公园划分为若干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通过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施维护工作落实到位。例如,金榜公园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了设施的精细化维护,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2.属地管理责任落实
出台《思明区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街道、社区对辖区体育健身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和管护,并将各街道体育设施管理情况纳入区级绩效评估体系,区文旅局负责督导。这一模式在思明区得到了有效落实,确保了体育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3.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根据2024年第四季度12345民生热点“每月一题”专项治理“公共体育设施相关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区针对投诉点位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并随机抽查各街道体育设施点位,主动发现问题,提前治理,提早预防。启动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区文旅局、市政园林局及相关街道指导管理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供给能力,共出动巡查人次56人次,检查128家次。
(二)关于“采取‘体彩公益金+财政资金+社会资金+项目自营’多样化资金运作模式解决体育设施建、管、维的经费问题”“创新运管模式”的建议
1.赛事资源整合与扶持
近年来,我区积极整合赛事资源,以企业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形式,扶持企业自营品牌赛事,逐步培育成为本地品牌赛事。例如,鼓浪屿早餐跑、城市穿越赛、瑜伽生活节、厦门风筝节、“思明在跑,跑在思明”等赛事,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也为我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健身设施优化与管理
在健身设施方面,盘活瑞华中心、才子汇大厦等闲置楼宇空间,由区财政投入建设智慧健身房,由属地管理单位负责日常管理运维。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确保体育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全民健身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关于“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建议
1.智慧服务平台功能完善
依托“厦门i健身”智慧服务平台,思明区实现了健身地图一键查询,学校场地、智慧健身房、免费场馆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公益课预约等功能。目前,通过平台的优化升级,思明区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的便利性和积极性大幅提高。
2.线上线下宣传推广
思明区通过“厦门i健身”平台、“厦门市思明区体育总会”公众号等媒介发布健身课程和活动信息,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健身,提升体育健身设施的知晓度和利用率。同时,通过社区微信群、线下宣传栏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市民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度。
(四)关于“进一步健全校园体育设施资金投入与保障制度”的建议
1.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共享
思明区坚持“应开尽开”的原则,推动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分时段对群众开放,实现健身场所共享。全区开放体育场所的学校49所,占全区学校64%,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开放率达100%。所有对外开放学校的体育场所均可通过“厦门i健身”小程序实名预约入场。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学校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健身选择。
2.校园体育设施开放管理
区教育局在充分考虑合理布局、学生使用和场地管理的前提下,做到“应开尽开”,加大资金支持和开放场地宣传,充分利用好公共体育资源,最大限度惠民利民。相关学校均安装智能门禁系统,通过实名预约、人脸识别等技术,保证入校人员的信息准确性。利用信息化管理、隔断措施、安保人员配备、保险购买、安全提示、定期检查、及时修复等手段全方面保障开放的安全性,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精准有序地开放条件允许的场地。
3.保障学校体育场地开放
区教育局持续强化场地开放工作经费投入保障,2024年累计安排场地对外开放学校人工及耗材等维保经费490万元,2025年预排355万元用于场地开放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优化管养机制
进一步完善公园体育健身设施的网格化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力度,确保设施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定期对管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维护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根据修订的《思明区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办法》,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管护水平,确保设施可长期稳定使用。
(二)深化“公园+体育”融合发展
区市政园林局、区文旅局继续在公园内合理规划体育健身区域,增设更多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体育设施,如智能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打造具有思明特色的体育公园品牌。
(三)进一步丰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贯彻落实《思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思明区全民健身设施布局规划(2023-2025年)》,整合资源,合理利用空间,建设改造一批近邻运动场,推行“五个一”管理机制。依托思明区山海优势,继续培育沙滩体育场地、海上运动基地,推进体育公园建设,提高适老化、适儿化体育设施占比,丰富群众健身设施类别。
(四)进一步提升体育服务管理水平
指导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做好智慧健身房系统运维工作。深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网格化模式,推进体卫融合示范社区建设。开展健身讲座、国民体质监测活动进基层活动,持续推广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加强泳池、体育培训机构日常监管,优化应急处置机制,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的体育健身环境。
领导署名:欧阳恩亮
联 系 人:杨子妍
联系电话:0592-5818976
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28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