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省优!思明榜榜有名
时间:2025-07-03 15:13

  近日,福建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福建省健康村(社区)建设优秀案例名单,其中思明区黄厝社区塔头社、滨中社区案例成功入选。

  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社区具体做法吧!

  滨海街道黄厝社区塔头社

  城中村蜕变后的“健康生活新典范”

  黄厝社区塔头社通过优化健康环境、升级健康服务、营造健康文化三大路径,实现城中村向健康生活示范区的蝶变转型。

  多元共治,构建健康治理共同体。依托“近邻”党建机制,形成“社区议事—多方协商—跟踪落实”闭环;创新“医社联动”机制,解决居民健康问题;组织卫生应急演练,提升应对能力;依托塔头会客厅、塔头知青楼,打造“健康议事厅”、“近邻健康角”,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健康治理。

  空间焕新,营造健康人居环境。实施基建提升工程,优化道路与设施,完善健康基础设施,优化公共空间布局,提升宜居品质。

  服务升级,完善健康服务体系。构筑健康宣传栏、近邻健康咨询处、工会爱心驿站健康角等健康知识科普阵地;建设篮球场、健身步道、健康科普长廊,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打造“塔头健康学院”品牌,开展中医养生、疾病防治、急救技能等课程;开展“塔头健康活动”,如每月一次的健康唤醒日活动,建立健康积分激励机制,提升参与率;常态化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心理健康素养调查,制定《民宿业卫生管理工作指南》,加强病媒生物防治,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文化赋能,塑造健康社区IP。将“守护星计划”与“知青志愿文化”相结合,开展孤独症儿童关爱活动;将科甲文化与健康养生相结合,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组建羽毛球社等学习小组及慢病自我管理小组,成立两岸青年乡创联盟,举办“健康市集”、“晒书节”等特色活动,促进文化与健康共融。

  梧村街道滨中社区

  党建引领“健康魔方”六面驱动

  滨中社区以党建为核心,从治理、环境、服务等多方面着手,推进健康社区建设。

  党建引领,激活自治内生动力。社区发挥党建作用,制定年度公共卫生工作方案,建立“月联席”机制,组建公共卫生志愿服务队,年度服务居民超2000人次。此外,以海燕新村7号为试点,成立自治小组,建立“党支部引领、居民共议、制度约束”管理模式,由陈维民研发的“闭环消杀四步法”,有效解决“四害”孳生,蟑螂密度显著下降,这是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生动写照。

  资源整合,营造健康优质环境。深入挖掘辖区各类资源,曾经的“狗屎公园”蝶变省级安全文化示范园,园内建设健康步道,增设游乐设施,打造健康公园;改造老厂区闲置屋顶,建成顶上网球场、足球场,解决老城区活动空间不足的难题。

  服务优化,满足居民健康诉求。每月20日开展爱邻日活动,提供免费问诊服务;设立社区心理咨询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设置儿童亲子活动室,开展儿童心理干预;推动“梧家食堂”创建健康食堂。

  宣传强化,培育健康文明风尚。社区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利用“街道-社区-小区-楼道”四级网络群,及时推送优质健康科普知识。此外,还免费开展公益课程、健康知识讲座等。

  科技赋能,构建智慧健康生态。建设全市首个社区智慧健身房,配备智能管理系统,居民扫码生成个性化运动计划,满足其健身需求,该系统接入“i厦门”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在线预约便民服务。

  闭环管理,建立长效稳固机制。针对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的问题,社区举一反三,及时落实整改与反馈,形成闭环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定期检查、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爱国卫生运动取得实效,为居民创造一个健康、整洁的生活环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思明区推进健康县区建设,截至2025年6月,累计建成健康社区60个,覆盖率达61%,形成全区共建共享健康的良好氛围。

  未来,思明区将围绕大健康理念,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充分发挥优秀案例标杆引领作用,加强健康细胞、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重要
通知

  • i厦门微信

  • 闽政通APP

  • 思明快报微信

  • 厦门思明微博

  • 网上办事微信